隨著節能減排的深入推進和低碳經濟的蓬勃興起,生產、流通、消費等各領域對節能環保裝備、服務需求快速上升,從而也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帶來了的機遇。
專家介紹,美國將生物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新材料等應用于環保領域,產值占1/3;日本以30%的年均增速,成為節能產品生產大國;到2020年,德國節能環保產業將超過汽車和機械制造成為主導產業。
“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新興的支柱產業,將江蘇打造成世界節能環保產業重要基地”——《規劃》所描述的我省節能環保產業前景誘人:
產業規模更大。到2012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5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成為新興支柱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800億元,產業規模繼續保持國內地位,將我省打造成世界節能環保產業重要基地。
創新后勁更足。至2012年,建成20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30個以上技術創新和公共服務平臺,重點攻克20項關鍵共性技術及裝備并實現轉化應用,節能、環保裝備和產品總體技術水平保持國內,部分節能及水、大氣污染防治裝備達到或接近*水平。
競爭實力更強。重點發展節能裝備產品、水污染防治裝備、大氣污染防治裝備、固體廢棄物處理和資源綜合利用裝備、環境監測儀器、環保材料和藥劑6大產品集群,培育60家擁有自主技術和自主品牌的骨干企業。
契合市場需求
打造產業高地
搶抓機遇,我省各地落實規劃、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號角已經吹響:
南京,發揮科教優勢,組建節能機電產品推廣服務聯盟和產學研合作實體,發展環保技術咨詢、技術集成和解決方案等環保服務業,打造成輻射全省、全國*的節能環保集聚區。
無錫,重點發展節能家電、綠色照明、節能鍋爐等產品和技術,構建機電產品節能環保檢測服務中心,力爭打造成*、上有較大影響力的節能新產品和新技術研發、應用示范基地及節能產品制造基地。
剛滿一歲的鹽城環保產業園,已實施50個億元以上項目。園區科行集團主攻水泥、電力、鋼鐵等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節能環保裝備生產,今年年初攻克煙氣脫硫技術并迅速產業化,半年新增1.6億元銷售收入,隨著低碳經濟走俏,集團今年上半年的銷售同比增長146%。不僅在培育特色產業基地,各地還在大力發展工程承包、設施運營、技術咨詢和信息服務、合同能源管理等節能環保服務。在無錫,很多企業嘗到了節能服務的甜頭,僅與無錫市節能監察中心合作開展合同能源管理的企業就達50多家。
破解難題
期盼政府“到位補缺”
“江蘇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規模全國,部分產品競爭力較強,但也面臨不少挑戰。”省經信委副主任顧瑜芳說。比如,偏少,缺少集研發、設計、工程總承包、設備制造、運營服務于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關鍵技術與裝備還需增強自主知識產權;產業發展機制和體制有待理順;節能環保服務業發展滯后等。省環保廳副廳長于紅霞認為,要破解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難題,離不開政府主動作為。比如,“節能環保產業,離不開技術作支撐,而現在市場上恰恰zui缺乏‘投入低、運營成本小、處理效果好、操作簡單易行的技術’,在節能環保信息的整合傳遞上,政府應有所作為。”據透露,按照規劃綱要提出的“做實環境信息服務”的要求,相關部門準備依托全省的環保產業園,積極建設網上環保技術裝備超市、環境工程遠程診斷、技術成果交易等信息化平臺。
在節能環保技術的效果評估上,政府部門也不能“缺位”。以農村分散型污水處理技術為例,目前農業、水利、建設、環保等部門都做了不少的試點,但是zui終到底哪種技術的效果更好,尚缺乏部門的“后評估”,自然也就影響了產業化步伐。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