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在經營過程中產生一定量的醫療廢水,廢水中含有含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學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等,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等特征,若不經有效處理會成為一條疫病擴散的途徑且嚴重污染環境。基于對周圍環境的保護,并根據當地環保管理部門的要求,醫院決定建設一座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對該醫療廢水進行處理,污水經處理后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中排放標準要求。
2 設計依據、原則及范圍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廠家安裝
2.1 設計依據
(1) 建設單位提供的污水水質、水量等基礎資料
(2)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4-2006)
(3) 《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50069-2002)
(4) 《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41-2008)
(5) 《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
(6) 《給排水工程概預算與經濟評價手冊》
(7)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8) 《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
(9)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10)《水處理設備技術條件》(JB2932-1999)
(11)《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
(12)《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
(13)其它國家關于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設計的有關標準規范;
(14)同類工程所取得的實際經驗和實際工程參數。
2.2 設計原則
2.2.1 設計思路
在醫療污水處理系統的設計中,本著技術*適用、工藝措施針對性強、系統可靠穩定、運行易開易停,一次性投資與日常運行費用綜合zui省、zui大限度的減少場地占用面積及zui大限度的使用原有的處理設施的原則;通過對目前國內外同類污水處理技術的綜合分析,特別是結合同類工程的實際經驗,本項目擬采用“水解酸化+接觸氧化+沉淀+二氧化氯消毒”工藝進行污水處理。該工藝流程的每一環節,均進行了充分的多方案比選,從而得出*化的工藝。
2.2.2 設計原則
[1] 在設計過程中本著*、合理、實用、可靠、經濟的原則進行設計,采用*、實用、成熟、可靠的處理工藝,滿足水質波動較大、水量不穩的進水要求,確保污水處理達標排放。
[2] 采用合理工藝,合理布置,在提高系統總體效率的基礎上恰到好處的對污水處理工藝進行優化設計;盡量降低工程造價,在保證系統安全、經濟、穩定運行的前提下,以zui小的投資達到良好的處理效果。
[3] 采用運行費用較為合理的處理工藝,提高污水的處理效果的同時,減少設備投資費用。降低運行費用和降低投資費用,給業主帶來*的經濟效益。
[4] 采用*可靠的技術設備及自動控制系統,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充分實現自動化優化控制、減少管理維修工作量的主要設施與設備平面及高程的針對性工程設計,操作管理方便可靠。
[5] 設計中盡量采用低噪節能的動力設備,并采取減震,降噪等措施,以防止噪聲污染。
[6] 污水處理工程整體環境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在工程占地面積小的情況下,采用合理的布局,對處理工藝進行優化設計。
2.3 設計范圍
本方案設計范圍為污水處理工程的全部工藝設計,包括設備選型、安裝工程等直接工程和本工程的設計、調試、培訓等間接工程;但不包括污水處理工程土建施工、外部供電、引水、排水和綠化、道路等輔助工程,也暫不考慮污水處理站的通訊、交通運輸和供配電、供熱、采暖等輔助工程。
3 設計水質水量
3.1廢水來源及成分分析
擬建污水處理站所接收的醫療廢水主要有醫療含菌廢水和生活污水。
(1)醫療含菌廢水
含菌廢水主要來自門診、急診、住院部、洗衣房、同位素診療室未被污染的一般污水及未預見的含菌廢水等。該部分污水直接進入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排放,排放水質按照國家《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綜合醫療機構和其它醫療機構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控制。
(2)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來源于醫務人員、住宿區和住院區的生活污水,由于該污水難以與含菌污水分開,亦需進入污水處理站處理。
3.2污水處理規模
本項目主要是對醫院醫療廢水進行處理后達標外排,根據醫院床位數等相關資料,醫院醫療廢水產生量為500m3/d。本污水處理站設計處理規模500m3/d。
3.2 設計進水水質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廠家安裝
該項目廢水原水水質參照經驗數值,指標如下:
原水水質情況一覽表
污染項目 | 廢水量 | CODCr | BOD5 | SS | NH3-N | pH | 類大腸菌群數 (MPN/L) |
濃度mg/L | 500噸/天 | 400 | 200 | 150-300 | 40 | 6.5-8.5 | >1.6×108 |
3.3 排放標準
根據醫院要求,出水水質指標需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中排放標準,其相關水質指標如下表1所示。
編號 | 污染物質 | 處理后水質 | 單位 |
1 | pH | 6-9 | — |
2 | SS | 20 | mg/l |
3 | CODCr | 60 | mg/l |
4 | BOD5 | 20 | mg/l |
5 | 氨氮 | 15 | mg/l |
7 | 糞大腸桿菌 | 500 | MPN/L |
4 處理工藝選擇
4.1醫療污水的特點
根據污水來源,醫療廢水的特點是:①污水的可生化降解性好,生化降解速度快,適于生物處理;②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寄生蟲卵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質,在達標外排之前必須經過消毒處理;③污水水質和水量波動較大,必須加強調節以穩定污水水質水量,避免沖擊負荷對生物處理設施的影響;④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固體懸浮物質如糞便等,這些固體物質大多具有可沉淀、可分解的性質,因此必須加強污水的預處理工藝以去除這些懸浮物質,減輕后續處理工序的負荷。總之,該污水中不僅含有有機污染物,而且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因此在污水處理工藝中既要考慮消毒滅菌的衛生指標,也應兼顧COD、BOD等環保指標。
小型污水處理站常用的幾種生物處理方法有以下幾種,即:常規活性污泥法、A/O工藝、SBR法和生物接觸氧化法。下面分別予以簡要介紹。
(1)常規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在大中型污水處理中是一種應用zui廣的廢水好氧生物處理技術。活性污泥處理系統有效運行的基本條件和特點是:
a、廢水中應有足夠的可溶性易降解物質,作為微生物生理活動必需的營養物,一般活性污泥法必須定期投加按一定配比的營養物質,這樣增加了運行費用和管理難度;
b、混合液必須含有足夠的溶解氧,活性污泥池長有好氧原生動物,氧的需求量較大;
c、活性污泥在池內應呈懸浮狀態,能充分與水接觸和混合;
d、活性污泥連續回流,及時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的活性污泥濃度;
e、活性污泥生長周期長,對溫度、水質和水量的驟變適應能力差;
f、對微生物有毒害的物質應嚴格控制在允許濃度以內;
g、活性污泥法處理符合較低,造成設施的體積增大,土建投資也相應增加。
正因為有以上的必要條件和特點,所以活性污泥法運行管理比較專業。另外活性污泥法易產生污泥膨脹,處理負荷較低,不易控制管理,故近年來在中小型污水處理站中的使用越來越少。
(2)A/O工藝
A/O工藝是以活性污泥作為生物載體,通過風機供氧曝氣的作用使污水達到充氧的目的。A池內設機械攪拌,從O池的回流液回流至A池,在A進行反硝化反應,將大部分硝酸鹽氮還原成氮氣,并通過攪拌使氮氣從廢水中溢出,達到去除氨氮的目的;A池出水至O池,O池內設鼓風曝氣,去除大部分有機污染物,并將進水中的大部分氨氮轉化成硝酸鹽氮;可以根據廢水的需要,調整O段池中的活性污泥濃度,通過活性污泥中的菌膠團,吸附、氧化并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有機物、氨氮去除率高。然而,由于沒有獨立的污泥回流系統,從而不能培養出具有*功能的污泥,難降解物質的降解率較低;同時,若要提高脫氮效率,必須加大內循環比,因而加大了運行費用。另外,內循環液來自曝氣池,含有一定的DO,使A段難以保持理想的缺氧狀態,影響反硝化效果,脫氮率很難達到90%。
(3)SBR法
SBR法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較為*的活性污泥處理法,該處理工藝集曝氣池、沉淀池為一體,連續進水,間歇曝氣,停氣時污水沉淀撇除上清液,成為一個周期,周而復始。SBR法不設沉淀池,無污泥回流設備,但SBR法為間歇運行,需設多個處理單元,進水和曝氣相互切換,造成控制較為復雜。為了保證溢流率,SBR法對潷水器設備制造要求高,制作時必須精益求精,否則極易造成zui終出水水質不達標。國內目前還沒有質量較好的潷水設備,進口設備采購麻煩,且價格昂貴,同時今后維修費用也高。SBR法池內污泥濃度由濃度儀測定以便控制排出多余污泥量,目前國內濃度儀技術不成熟等原因易造成SBR污泥排放控制困難等問題。
(4)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又稱淹沒式生物濾池,其形式是在曝氣池內填充填料并讓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同時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經過一段時間,在填料上布滿由多種好氧微生物而形成的生物膜。充氧污水與生物膜充分接觸,污水中的有機物在多種好氧微生物新陳代謝作用下,被吸收、消化而去除,使污水得以凈化。生物接觸氧化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和生物濾池兩者之間的生物化學處理技術,可以說是具有活性污泥法特點的生物膜法,因而兼具兩者優點。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的特點在于:工藝流程簡單,運行操作方便,不產生污泥膨脹,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特別是填料上的生物膜含有大量、多種微生物,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和生物鏈,從而處理效率很高,由此也縮小了池容,減小了占地面積。特別是對較高濃度的有機廢水,當其與缺氧過程的水解酸化技術聯合使用并且接觸氧化池采用多格串聯運行的情況下,可以很容易的實現污水足夠的停留時間,因此可以取得理想的處理效果,保證出水水質。通過對以上幾種生化處理工藝分析比較,結合污水的實際情況,尤其是同類污水處理站的實際運行經驗,建議采用處理效率高,便于運行操作,建設投資及運行費用都較低的生物接觸氧化法作為廢水處理設施的主要生化處理工藝。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