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i所產生的基因沉默具有如下特點:
1)性。Elbashir等在研究中發現分別為25 nmol/L與100 nmol/L的起始雙鏈RNA產生的結果是一樣的,只是高濃度起始的更有效些。將雙鏈RNA濃度降低到1.5 nmol/L時產生的基因沉默效果變化不大,只有當濃度降低到0.05 nmol/L時,沉默的效果才消失。Holen等也證實1~100 nmol/L的雙鏈RNA濃度對基因沉默的效果是一致的。這說明雙鏈RNA介導的基因沉默效率是相當高的。
2)需要atp。 Zamore等認為RNAi過程中至少有2個步驟需要能量的供給:一是長的雙鏈RNA被 Dicer所酶切產生雙鏈RNA;二是在雙鏈RNA與RISC結合解鏈后形成有活性的RISC。
3)特異性。Elbashir等和Brummel kamp等發現在21~23個堿基對中有1~2個堿基錯配會大大降低對靶mRNA的降解效果。
4)位置效應。Holen等根據人 TF(tissue factor)不同的位置各合成了4組雙鏈RNA來檢測不同位置的雙鏈RNA對基因沉默效率的影響。在不同濃度和不同類型的細胞中,hTF167i和hTF372i能夠抑制85%~90%的基因活性,hTF562i只能抑制部分基因活性,而hTF478i則幾乎沒有抑制基因的活性。他們還以hTF167為中心依次相差3個堿基對在其左右各合成了幾組雙鏈RNA,有趣的是它們所能抑制該基因活性的能力以hTF167為中心依次遞減。特別是hTF158i和 hTF161i只與hTF167i相距9個和6個堿基,但它們幾乎沒有抑制該基因活性的能力。結果還表明雙鏈RNA對mRNA的結合部位有堿基偏好性,相對而言,GC含量較低的mRNA被沉默效果較好。
5)競爭效應。Hoten等將10 nmol/L和30 nmol/L的hTF167i相比,兩者的沉默基因效果無差異,但將20 nmol/L基因抑制效果很差的PSK314i和10 nmol/L的hTF167i相混和后,hTF167i產生的抑制效果明顯降低。
6)可傳播性。在線蟲中,雙鏈RNA可以從起始位置傳播到遠的地方,甚至于全身。Feinberg 和Hunter在線蟲細胞膜上發現一種跨膜蛋白SID1,它可以將雙鏈RNA轉運出細胞,因此系統性的RNAi包括了SID1介導的雙鏈 RNA在細胞間的運輸。但在果蠅上并未發現有此基因的同源物,因此在果蠅上通過注射產生的RNAi不能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