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卡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英培育出具有天然抗病能力的轉基因香蕉
轉基因作物的反對者有時候會提出,用現代科技對傳統育種技巧進行改造,也能夠實現類似的效果。但這對香蕉不成立。香蕉是一種重要的作物:成熟的黃色“鮮食香蕉”(dessert banana)是水果貿易的重要品種;青色的“煮食香蕉”(cooking banana)可以做菜;在非洲大部分熱帶地區,菜蕉(plantain)還是一種高熱量主食。
鮮食和煮食香蕉的大部分品種是不長種子的,只能通過無性繁殖方式繁衍,其種質很難通過傳統的育種方法得到改良。因此,香蕉成了轉基因研究很想攻克的目標。
利茲大學(Leeds University)植物學教授霍華德•阿特金森(Howard Atkinson)正與熱帶農業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Tropical Agriculture)合作,試圖培育出能抵抗線蟲病的轉基因香蕉。線蟲是一種微小的害蟲,以作物根為食物,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香蕉種植造成了巨大損失。
“不同品種的香蕉之間存在生殖隔離,”阿特金森說,“因此,即便其他品種的香蕉具有天然的抗病基因,它們也無法簡單地通過雜交的方法改進原品種。”
阿特金森的項目由英國生物技術與生物科學研究委員會(UK Biotechnology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和英國發展部(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共同資助。目前,該項目已將兩種抗線蟲病基因導入了非洲煮食香蕉和菜蕉中。利茲大學早前曾分別使用這兩種基因來保護馬鈴薯。今年晚些時候,實驗人員將在烏干達一處試驗園里測試這兩種基因同時使用的效果。
*種基因用于擾亂線蟲的“化學感應”器官,防止它們在土壤中檢測到附近美味的香蕉根。第二種基因用于阻斷一種酶,這種酶對于線蟲消化植物蛋白是必須的,但對于其他動物則不然。
阿特金森表示,這兩種基因及其產物對于人類都是無害的,但為了以防萬一,這兩種基因被設計為僅在香蕉根部起作用。
該項目的一部分工作是基于一臺數碼相機開發一套新系統,以測量香蕉根部受線蟲感染對枝干生長的影響。安裝在地面上的魚眼鏡頭能夠自動記錄葉片的生長情況——鑒于香蕉樹zui高可以長到3米,新系統比之前的一些手工測量方法要省力得多。
阿特金森表示,如果烏干達的試驗進展順利的話,“我們正在考慮在非洲各國試種這種香蕉,并將我們的轉基因技術應用到其他一些人們忽略了的線蟲病疫嚴重的非洲植物上(比如山藥)。”
這種技術也可能對鮮食香蕉有效,但與供非洲當地人食用的煮食香蕉不同,鮮食香蕉大多銷往位于溫帶的工業國家,那里的人們對轉基因食品的接受度更差。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