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污水處理設備醫院污水的水質特點是含有大量的病原體──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如結核病醫院污水,每升可檢出結核桿菌幾十萬至幾百萬個。醫院污水還含有消毒劑、藥劑、試劑等多種化學物質。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醫療手段的醫院的污水還含有放射性物質。醫院污水的水量與醫院的性質、規模及所在地區的氣候等因素有關,按每張*計一般為每天200~1000升。
醫院污水處理主要是消毒,即殺滅病原體。常用的方法是氯化消毒或用臭氧消毒(見水的消毒、廢水氧化處理法)。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加壓溶氣氣浮法在國內外應用為廣泛。目前壓力氣氣浮法應用為廣泛。與其他方法相比,它具有以下優點:
n 在加壓條件下,空氣的溶解度 大,供氣浮用的氣泡數量多,能夠確保氣浮效果;
n 溶入的氣體經驟然減壓釋放, 產生的氣泡不僅微細、粒度均勻、密集度大、而且上浮穩定,對液體擾動微小,因此特別適用于對疏松絮凝體、細小顆粒的固液分離;
n 工藝過程及設備比較簡單,便于管理、維護; 特別是部分回流式,處理效果 顯著、穩定,并能較大地節約能耗。
水泵自調節池將原水提升到反應池。絮凝劑在吸水管上(泵前)投入,并經葉輪混合于反應池中進行絮凝,根據廢水的性質不同反應池的強度和反應時間應有所調整。反應后的絮凝水進入氣浮池的接觸區,與來自溶氣釋放器釋出的溶氣水相混合,此時水中的 絮粒和微氣泡相互碰撞粘附,形成帶氣絮粒而上浮,并在分離區進行固液分離,浮至水面的泥渣由刮渣機刮至排渣槽排出。清水則由穿孔集水管匯集至集水槽后出流。部分清水經由回流水泵加壓后進入溶氣罐,在罐內與來自空壓機的壓縮空氣相互接觸溶解,飽和溶氣水從罐底通過管道輸向釋放器。
壓力溶氣氣浮法工藝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壓力溶氣系統、溶氣釋放系統及氣浮分離系統。
(A)壓力溶氣系統。它包括水 泵、空壓機、壓力溶氣罐及其它附屬設備。其中壓力溶氣罐是影響溶氣效果的關鍵設備。
采用空壓機供氣方式的溶氣 系統是目前應用廣泛的壓力溶氣系統。氣浮法所需空氣量較少,可選用功率小的空壓機,并采取間歇運行方式。此外空壓機供氣還可以保證水泵的壓力不致有大的損失。一般水泵至溶氣罐的壓力約0.5MPa,因此可以節省能耗。
(B)溶氣釋放系統。它一般是由 釋放器(或穿孔管、減壓閥)及溶氣水管路所組成。溶氣釋放器的功能是將壓力溶氣水通過消能、減壓,使溶入水中的氣體以微氣泡的形式釋放出來,并能迅速而均 勻地與水中雜質相粘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