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工藝
根據醫院的規模,性質和排放去向,工藝流程設計污水處理設備,醫院污水分傳染性醫院,綜合醫院,處理標準分一級A,一級B ,三級標準。
工藝流程處理標準
醫院污水經處理與消毒后,應達到下列標準:一、連續三次各取樣500毫升進行檢驗,不得檢出腸道致病菌和結核桿菌,總大腸菌群數每升不得大于500個,當采用氯化法消毒時,接觸時間和接觸池出水中的余氯含量,應符合的要求,污水處理構筑物中的污泥,必須經過無害化處理,污泥排放時應達到下列標準,蛔蟲卵死亡率大于95%;二、糞大腸菌值不小于10-2;三、每10克污泥(原檢樣中),不得檢出腸道致病菌和結核桿菌,當污泥采用高溫堆肥法進行無害化處理時,堆肥的溫度必須大于50℃,并應持續5天以上,無上、下水道設備或集中式污水處理構筑物的醫院,對有傳染性的糞便,必須進行單獨消毒或其它無害化處理,條醫院污水經處理和消毒后,其所含的污染物質與有害物質的含量應符合現行的有關標準的要求。
排放標準
現在執行的《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將醫院污水按其受納水體不同的使用功能等規定了相應的糞大腸桿菌群數和余氯標準,對COD、SS等理化指標無特別要求,只需達到要求相對較低的其他排污單位標準,且只給出余氯下限而無上限,根據現行標準,現有醫院污水處理工藝級別低,主要存在。
懸浮物濃度高,影響消毒效果,水質波動大,消毒劑投加量難以控制,消毒副產物產生量大,影響生態環境的安全,余氯標準無上限,過多余氯危害生態安全等問題。
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工藝主要設計參數
調節池:RC-AO系列調節時間為8小時。
初沉池:RC-AO系列初沉池為平式沉淀池,表面負荷為1.5m3/m2.hr。
A級生物池:RC-AO系列A級生物池為推流式厭氧生化池,污水在池內的停留時間為3小時,填料為彈性立體填料,填料比表面積為200m2/m3。
O級生物池:RC-AO系列O級生物池為推動式生物接觸氧化他,污水在池內的停留時間為5-6小時,填料為彈性立體填料,填料比表面積為200m2/m3。
二沉池:RC-AO系列二沉池為旋流式沉淀池,表面負荷為1.0m3/m2.hr沉淀時間為2.1小時。
消毒池:RC-AO系列消毒池為旋流反應池,污水在池內總停留時間為300分鐘左右,醫院污水1小時以上。
污泥池:RC-AO系列污泥池與初沉池泥斗容積之和能儲存90天污泥,然后可用吸糞車從污泥池的入孔伸入污泥池底部進行抽吸后外運即可。
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 → 格柵 → 調節池 → 生物接觸氧化池→ 斜管沉淀池 →過濾池→消毒池 → 排放
污泥池 → 定期清理外運
設備特點
該設備埋于地下地表面積可以作為綠化用地,為醫院節省占地面積, 污水一體化設備采用耐腐蝕、抗氧化材質制成,使用壽命長,為醫院節省運行費用,通過生物接觸氧化池結合層層過濾、消毒裝置,污水處理效果佳,解決病菌傳播困擾,此設備脫臭效果好、產生的污泥量小,不會給環境造成其他污染危害,全自動控制系統,安裝損壞報警系統,無需人工看管,節省勞動力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