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6ES73135BG044AB2全新
2.1plc的定義plc稱為可編程序控制器,它是按照成熟而有效的繼電器控制概念和設計思想,利用不斷發展的新技術、新電子器件,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各種系列產品,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計算機。它是將邏輯運算,順序控制,時序和計數以及算術運算等控制程序,用一串指令的形式存放到存儲器中,然后根據存儲的控制內容,經過模擬,數字等輸入輸出部件,對生產設備和生產過程進行控制的裝置。
2.2plc的發展歷程1969年dec公司按照gm(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要求研制了世界上*臺plc并且在gm公司得到成功的應用。此后公司使plc商品化。plc是專門設計出來用于同繼電器產品競爭并逐步取代了傳統的繼電器。plc作為一種工業計算機,經歷了以下幾個發展的歷程。
1969-1972為*階段,是plc的初期階段,在該階段的各廠家的plc差別很大、沒有統一的硬件和軟件標準、功能簡單、性強,硬件主要以分離元件為主,體積較大、性能較差、可靠性不高。
1972-為第二階段,在該階段plc逐步演化為一種的工業計算機,可靠性大大提高,成本大幅度降低,面向過程的梯形圖和語句表語言面世,系統逐步向標準化過渡,這些都為plc的普及奠定了基礎。
1981-至今,iec正式發表了plc的標準,各廠家的plc都向規范化發展。梯形圖、語句表、sfc語言已經成熟,同時還有和高級編程語言的接口,其存儲能力、運算速度、對模擬量的處理功能已經大大加強,現在的大中型plc已經具有以前dcs所“*”的經典pid算法、斜坡函數、自適應算法、模糊控制等算法。
在接地電阻方面,對plc也許要求不高,但對dcs一定要在幾歐姆以下(通常在4歐姆以下)。模擬量隔離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同i/o點數的系統,用plc比用dcs,其成本要低一些(大約能省40%左右)。plc沒有操作站,它用的軟件和硬件都是通用的,所以維護成本比dcs要低很多。如果被控對象主要是設備連鎖、回路相對很少,采用plc較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