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西門子卡件6ES73135BG044AB2原裝
就可以直接在工業(yè)環(huán)境中使用。然而,盡管有如上所述的可靠性較高,抗*力較強,但當生產環(huán)境過于惡劣,電磁干擾特別強烈,或安裝使用不當,就可能造成程序錯誤或運算錯誤,從而產生誤輸入并引起誤輸出,這將會造成設備的失控和誤動作,從而不能保證PLC的正常運行。要提高PLC控制系統(tǒng)可靠性,一方面要求PLC生產廠家提高設備的抗*力;另一方面,要求設計、安裝和使用維護中引起高度重視,多方配合才能完善解決問題,有效地增強系統(tǒng)的抗干擾性能。因此在使用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溫度:PLC要求環(huán)境溫度在0~55℃,安裝時不能放在發(fā)熱量大的元件下面,四周通風散熱的空間應足夠大。
(2)濕度:為了保證PLC的絕緣性能,空氣的相
也是供用戶選擇的一種選項。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一種混合式的控制系統(tǒng)。
PLC的傳統(tǒng)軟件模型包括一個資源,運行一個任務,控制一個程序,且運行于一個封閉系統(tǒng)中。而在IEC 61131-3可編程控制器編程語言標準的軟件模型中,在其上層把解決一個具體控制問題的完整的軟件概括為一個“配置”。它專指一個特定類型的控制系統(tǒng),包括硬件裝置、處理資源、I/O通道的存貯地址和系統(tǒng)能力,等同于一個PLC系統(tǒng)的應用程序。在一個由多臺PLC或由多個CPU構成的PLC控制系統(tǒng)中,每一臺PLC或每一個CPU的應用程序就是一個獨立的“配置”。在一個“配置”中可以定義一個或多個“資源”。可把“資源”看作能執(zhí)行IEC程序的處理手段,它反映PLC的物理結構,在程序和PLC的物理I/O通道之間提供了一個接口。只有在裝入“資源”后才能執(zhí)行IEC程序。一般而言,通常資源放在PLC內,當然它也可以放在其它支持IEC程序執(zhí)行的系統(tǒng)內。在一個“資源”內可以定義一個或多個任務。任務被配置后可以控制一組程序或功能塊。這些程序和功能塊可以是周期地執(zhí)行,也可以由一個事件驅動予以執(zhí)行。
由此可見,該軟件模型足以映像各類實際系統(tǒng):對于只有一個處理器的小型系統(tǒng),其模型只有一個配置、一個資源和一個程序,與現在大多數PLC的情況*相符。對于有多個CPU模塊插裝在同一機架上的中、大型系統(tǒng),每個CPU模塊被視作一個配置,可由一個或多個資源來描述,而一個資源則包括一個或多個程序。對于分散型系統(tǒng),包含多個配置,而一個配置又包含多個處理器,每個處理器用一個資源描述,每個資源則包括一個或多個程序。
值得指出的是,近些年來在日本開始流行的多CPU的PLC結構,恰恰是在IEC 61131-3標準頒布后多年之后才問世的。這個PLC結構的革命性變化,顯然是建立在這個軟件模型的 理論基礎上,要不然PLC還是由一個CPU按掃描方式執(zhí)行一個程序的那種傳統(tǒng)結構。
至于程序互換的問題,至少到目前為止尚是一個努力的方向。只有在每個PLC的供應廠商所提供的PLC產品都真正遵循IEC 61131-3的標準,而且其編程系統(tǒng)的具體實現又切實符合IEC 61131-8《編程語言的應用和實現導則》,并通過PLCopen這個組織對各種編程語言(LD、SFC、FBD、ST和IL)的*性測試,還要解決不同PLC的存儲地址資源的對應互換,才有可能實現名副其實的程序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