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PLC模塊6ES73921AJ001AB0*
根據硬件結構的不同,可以將PLC分為整體式、模塊式和混合式。
1.整體式PLC
整體式又叫做單元式或機箱式,它的體積小、價格低,對箱體式PLC,有一塊CPU板、I/O板、顯示面板、內存塊、電源等,當然按CPU性能分成若干型號,并按I/O點數又有若干規格。對模塊式PLC,有CPU模塊、I/O模塊、內存、電源模塊、底板或機架。無任哪種結構類型的PLC,都屬于總線式開放型結構,其I/O能力可按用戶需要進行擴展與組合。
2.模塊式PLC
大、中型PLC一般采用模塊式結構,它由機架和模塊組成,模塊插在模塊插座上,后者焊接在機架中的總線連接板上,有不同槽數的機架供用戶選用,如果一個機架容納不下選用的模塊,可以增設一個或數個擴展機架,各機架之間用接口模塊和電纜相連。
用戶可以選用不同檔次的CPU模塊、品種繁多的I/O模塊和特殊功能塊,對硬件配置的選擇余地較大,維修時更換模塊也很方便。
3.CPU模塊中的存儲器
存儲器分為系統程序存儲器和用戶程序存儲器,系統程序相當于個人計算機中的操作系統,它使PLC具有基本的智能,能完成PLC設計者的規定的各種工作。系統程序由PLC的生廠家設計并固定化在
/0模塊將外界輸入信號變成CPU能接受的信號,或將CPU的輸出信號變成需要的控制信號去驅動控制對象(包括開關量和模擬量),以確保整個系統正常工作。
輸入的開關量信號接在IN端和0V端之間,PLC內部提供24V電源,輸入信號通過光電隔離,通過R/C濾波進入CPU控制板,CPU發出輸出信號至輸出端。PLC輸出有三種型式:繼電器方式、晶體管方式和晶閘管方式。
(5)編程器
編程器是用于用戶程序的編制、編輯、調試檢查和監視等。還
描周期造成的響應延時等不良影響。
PLC與繼電接觸器控制的重要區別之一就是工作方式不同。繼電接觸器控制是按“并行”方式工作的,也就是說是按同時執行的方式工作的,只要形成電流通路,就可能有幾個繼電器同時動作。而PLC是以反復掃描的式工作的,它是循環地連續逐條執行程序,任一時刻它只能執行一條指令,這就是說PLC是以“串行”方式工作的。這種串行工作方式可以避免繼電接觸器控制的觸點競爭和時序失配問題。
總之,采用循環掃描的工作方式也是PLC區別于微機的大特點,使用者應特別注意。
FN2N PLC 的規格及組成
FN2N系列PLC有FN2N16、FN2N32、FN2N48、FN2N64、FN2N80 、FN2N128等, FN2N 32,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
1、控制單元:設有與編程器,計算機的接口,與I/O擴展單元相連的擴展
3. 外設接口
外設接口電路用于連接手持編程器或其他圖形編程器、文本顯示器,并能通過外設接口組成PLC的控制網絡。PLC通過PC/PPI電纜或使用MPI卡通過RS-485接口與計算機連接,可以實現編程、監控、連網等功能。
4. 電源
制領域接線邏輯到存儲邏輯的飛躍;其功能從弱到強,實現了邏輯控制到數字控制的進步;其應用領域從小到大,實現了單體設備簡單控制到勝任運動控制、過程控制、及集散控制等各種任務的跨越。今天的可編程控制器正在成為工業控制領域的主流控制設備,在世界各地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可編程控制器的定義
可編程控制器,簡稱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指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新型工業控制裝置。在1987年電工委員會(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ttee)頒布的PLC標準草案中對PLC做了如下定義:“PLC是一種專門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的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裝置。它采用可以編制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運算、計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過數字式或模擬式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PLC及其有關的外圍設備都應該按易于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