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建設創造的是城鎮的骨肉之軀,形成的是城鎮發展運行的物質支撐。”在剛剛結束的全省城市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趙正永對城鎮建設的內涵進行了強調,并指出了我省城鎮建設應注意的主要問題。
城市基礎設施是城鎮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城市正常運行和健康發展的物質基礎,對于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提高城市運行效率、穩步推進新型城鎮化具有重要作用。“重速度、輕質量”“重發展、輕保護”“重地上、輕地下”“重新區、輕老區”“重硬件、輕軟件”,近年來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功能和人民需要的矛盾不時凸顯。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是衡量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方面。而近年來頻頻見諸報端的“拉鏈馬路”、“地下水管爆裂”、“公廁建設短缺”及“垃圾圍城”等現象,也正是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不足影響對于百姓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直接體現。
“十二五”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亮點頻現
為了推進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保證城鎮發展運行的物質基礎,基礎設施的健全和完善也一直是陜西省住房城鄉建設行業的重點工作。
“十二五”期間,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提請省政府出臺了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及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我省城鎮化建設立足陜西實際,以社會關注和居民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為切入點,多措并舉促進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據統計,2015年,全省城鎮污水處理率達83.2%,污水處理全國排名一直位于前五名,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5.4%,西安、寶雞開展污泥焚燒處置省級試點取得初步成效。全省創建省級生態園林城市(縣城)5個,寶雞市成為西部省份*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眉縣、石泉等11個縣(鎮)成為國家園林縣城(城鎮),全省園林縣城覆蓋率達到87%。
同時,全面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西咸新區成為*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要求各地以省級以上開發區為重點全面開展建設,并將分別選擇2個市開展省級試點,探索成功的可復制經驗在全省推廣。開展城鎮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住建部在全國推廣西安市蓮湖區城市環衛保潔工作經驗。三年公廁建設任務超額完成,全省城市和縣城共計劃新建公廁2978座,改造公廁1039座。城鎮公共服務功能逐步完善。
新開端建設發力補齊各建設短板
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正常運行和健康發展的物質基礎,是民心工程,也是發展工程。記者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今年我省將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為重點,全面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全面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以省級以上開發區為重點,統籌新區、老城區建設,充分利用開發性金融支持政策加快推進,抓好省級試點工作;加強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運營監管工作。加快實施雨污分流改造和建設,力爭年底全省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4%,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6.4%,推進全省污泥處置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推動部分城市啟動垃圾分類工作,生活垃圾處理場力爭實現縣城以上城市全覆蓋;打造城市交通微循環系統。建設快速干道、主次干路與支路合理配置的路網系統。加快城市停車設施、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打通住宅小區、單位大院內部道路與城市道路的連接。年底前各地市要編制完成停車設施建設專項規劃;繼續做好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改善和提高城市人居環境質量,全年新創建省級園林(生態)城市(縣城)5個,指導具備條件的市、縣積極申報國家園林城市;加快培育中小城市。統籌推進縣城建設,全面提高縣城的規劃建設水平,縣城的規模結構明顯優化、承載功能明顯提升、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制定出臺政策措施,擇優將部分縣城按小城市培育,逐步形成市域副中心,其余縣城結合自身特點發展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縣城。要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聚焦補齊短板,優化城市供給,全面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創造良好的人居和工作環境。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