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行業的誕生
2005年,位于美國加州圣迭戈的生物科技公司西格諾(Sequenom)公司被*使用新技術檢測胎兒的DNA,該技術建立在1997年《柳葉刀》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之上,而正是該研究發現了胎兒的DNA可在母親的血液中循環。但該公司在2009年不幸卷入了一場丑聞,事關對胎兒21-三體(可誘發唐氏綜合征)的序列特異性測試。該公司在承認夸大了SEQureDx測試方法的臨床試驗結果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該項研究的前負責人提出了指控,之后公司高層管理人員不得不辭職。
但西格諾公司并沒有就此止步,公司于2010年進行了重組,并開發了一種更為的基于大規模并行鳥槍法測序(MPSS)的檢測技術,MPSS可對母血中的所有無細胞DNA進行覆蓋式測序,這使研究人員可估算出每個染色體的相對數量。西格諾公司負責研發的副總裁德克·范登·博姆表示,理論上,如果孕婦有一個帶有21-三體綜合征的胎兒,21號染色體的相對量就會上升。
在獲得了一波令人印象深刻的臨床試驗數據后,該公司于2011年10月推出了MaterniT21測試法 ,該技術可對21-三體、18-三體(愛德華綜合征)、13-三體(帕陶綜合征)進行測試,并確定胎兒的性別。對唐氏綜合征的測試結果是相當的,準確率超過了99%。但是,僅憑這一點,西格諾公司還不能長期獨霸市場。
2012年3月,總部位于加州紅杉城的生物技術公司韋爾納塔(Verinata)也發布了基于MPSS的Verifi測試法。今年5月,加州圣何塞奧利薩診斷公司(Ariosa)則引入了Harmony測試法,它使用稱為染色體特異測序的不同方法檢測以上3個三體。位于紅杉城的第四家公司那提拉(Natera)也在準備推出Panorama測試法,其使用的基于單核苷酸多態性(SNP)的測序方法除了可檢測以上染色體外,還能檢測出可引發特納綜合征的性異倍體。
投資者預計,這些測試技術在全美市場已超過10億美元,而且競爭日趨激烈。事實上,西格諾公司的測試法在過去一年的采用率持續飆升。該公司負責戰略規劃的執行副總裁羅納德·林賽預測,他們將在2013年提供超過10萬次的測試服務。
但是,其他公司也都急于分一杯羹,這導致了令人目不暇接的法律糾紛。去年,擁有基于基因測序的胎兒DNA測試的西格諾公司,向三家公司發出了侵權警告信函。其中,奧利薩診斷公司以前就被西格諾起訴過;韋爾納塔公司則曾經起訴過西格諾;而那提拉公司也針對西格諾提交投訴,聲稱他們的產品并不侵犯西格諾的。雖然目前這些法律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但美國和商標局在2012年12月6日對西格諾公司利用MPSS檢測胎兒異倍體性的技術授予了。
與此同時,這4家公司都在持續改進他們的技術,并推動其產品進入市場。韋爾納塔公司去年12月宣布,其擴展后的測試技術中也將包括基于性別的異倍體檢測。而那提拉公司計劃,將于明年初發布的新測試法也將包括性染色體異倍體檢測,并可在孕期9周而不是10周進行。
早期采用者
遺傳學博士后、準媽媽艾琳·奧斯本西村是這些技術的許多嘗鮮者之一。在北卡羅來那大學(UNC)賈森·利布實驗室工作的奧斯本西村說,“身處基因組學實驗室,能成為這些技術的先行實踐者,真的令人興奮異常”。
36歲的奧斯本西村被認為是“高齡產婦”,所以她和丈夫(UNC植物生物學家)開始認真考慮怎樣做產前檢查。擺在它們面前的產前檢查標準選項包括如羊膜穿刺術和絨毛膜取樣(CVS)等侵入性診斷項目,它們必須從胎兒組織取樣以對胎兒DNA進行直接觀察,但這些方法帶來了出生缺陷和流產的風險,還有一種方法是基于血樣的荷爾蒙測試,雖然更安全,但準確性不高。奧斯本西村夫婦認為,做完這樣的一項常規檢查后可能面臨會更多的檢查:如從間接血液測試法檢測出陽性反應,將需要下一步侵入性檢查的跟進,既耗費了時間,增加了檢查次數,也抬高了醫療費用。
當然,單次檢查的成本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許多新的檢查項目出臺,大多數保險公司通常需要至少2年時間才能覆蓋到,目前保險公司還不能為這種基于遺傳學篩選的檢查項目支付費用。但2012年12月,美國婦產科醫師學院已采用了這樣的檢測手段,這或為保險公司加快這一進程鋪平了道路。與此同時,西格諾公司也已對MaterniT21的檢查費用設定了上限,通常為2000美元左右,現在擁有健康保險的孕婦只需花費235美元。
zui后,奧斯本西村夫婦決定孤注一擲,為他們未出生的孩子進行基因測試。他們采用的就是MaterniT21,這是他們的醫生能提供的*的基于遺傳學的檢查項目,而且他們相信該項技術,并對該技術的臨床試驗數據留有深刻印象。但是,接下來,他們必須謹慎處理這些檢查所帶來的不可避免的倫理問題。比如,如果檢查結果返回一份不良的報告,他們是否應該中止妊娠,或是如何規劃對一個有嚴重疾病的孩子進行終身護理。幸運的是,檢查結果顯示他們的寶寶沒有任何健康風險。不過,這些嚴肅的問題伴隨著所有的產前檢查項目,隨著基因技術的不斷推進,家長們今后或有機會篩查更廣泛的遺傳性疾病,機會更多也意味著準父母們的憂慮肯定也會隨之增加。
性染色體異常檢查也面臨著迫在眉睫的新困境。UNC醫院生殖遺傳咨詢顧問艾米莉·哈迪斯蒂表示,這將極大地影響遺傳咨詢的復雜性。目前常規篩查的唐氏綜合征和13-三體、18-三體,已有很多的教材,但還沒有太多的關于性染色體異常的信息。因此,如果一個嬰兒被診斷出患有性染色體疾病,其中某些疾病目前還沒有治療手段,那么對遺傳咨詢師來說,就無法明確告知家長這個孩子的生命30年后的健康情形,甚至連出生后的健康狀況都不敢肯定。
此外,西格諾和韋爾納塔公司是通過測序胎兒的完整基因組來檢測染色體異常的。哈迪斯蒂表示,在這個時間點上,還有很多的信息需要篩選。其中一些或有明確的臨床意義,而另一些則可能與病情無關。事實上,提供這些服務的公司會堅持說,他們將只提供與病情相關的信息。但隨著遺傳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基因組數據可能會揭示出除罕見疾病、外貌特征外的其他更多信息。
除了篩選結果,數據本身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可對這些檢查進行規范的遺傳隱私法規仍處于起步階段。像奧斯本西村這樣的準媽媽們要設法解決如何告訴她的孩子他(或她)的基因組已被測序。不過,對奧斯本西村來說,冒上一些倫理風險也許是值得的,因為她不必再為“如果在檢查后胎兒又得上了遺傳性疾病”這樣的問題而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