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和試劑-全塑料飛機波音787首航體驗:采用智能變暗玻璃
與現有的民航客機相比,波音787既不更大也不更快,然而10月26日它的商業飛行儀式,卻辦得無比隆重。
買下zui先下線的兩架787的日本zui大航空公司全日空,在其中一架裝進240名乘客,然后將他們從東京送到香港。一個美國人花了31781美元,在eBay上拍到一個商務艙座位(拍賣款將捐給慈善)。
在成田機場,經過一番致辭、祝酒、鞠躬和套話的累人禮儀之后,這架“夢幻客機”終于上路了。四小時后著陸香港時,迎接它的是更多的拱形水柱、舞龍舞獅和熱烈鼓掌。
這臺機器果然能飛起來,而且相當舒服。客艙內很安靜、通風而且寬敞,盡管這一架選用的是264座的國內航班配置——比長途飛行多了106個座位。2.4米的天花板挑高,是我登機后注意到的*點。
波音原定于3年前交貨,但一連串的挫折導致該公司屢屢延期,并蒙受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787首航成為盛事的原因,是這是一種真正革命性(雖然貌不驚人)的飛機——*款塑料民航機;包括機身和機翼在內的過半基本框架,均由碳纖維增強塑料等新型復合材料制成,而不是傳統的鋁合金。
新材料使787變得更輕巧從而更經濟。它是污染zui小的民航機之一,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20%;這主要是通用電氣和勞斯萊斯開發的新一代發動機的功勞。全日空挑選的是其中功率強大的Trent 1000型。
諷刺的是,導致生產延誤的原因之一,是堅固件——螺絲、螺母、夾件和鉚釘等的緊缺,盡管787的整體式機身使它減少了四五萬個堅固件。相比一架747需要鉆100萬個洞,787只需鉆1萬個不到。
由于新材料不會發生疲勞或腐蝕,“夢幻客機”的維修保養成本也比傳統客機減少三成。它在飛行12年后,才需要一次大檢修。
從乘客角度看,787的創新主要在三大方面。由于塑料機身強度增加,客艙舷窗比任何現役或研發中的機型都大——比波音747的舷窗長約8公分,比767的面積大65%。坐中間座位的乘客可以看到地平線。
其好處是不僅改善了機上的景觀,也讓乘客較不容易暈機、產生欲嘔感。波音聲稱,在這方面787的得分改進了8倍。盡管如此,全日空還是在機上配備了暈機袋。
舷窗使用了會“自動變暗”的智能玻璃,波音稱之為“電子窗簾”。只要按一下按鍵,舷窗就會慢慢變暗,直到幾乎*不透光。老式的下拉式遮陽板消失了。
客艙照明用的是LED燈,據說可以減少乘客的頭痛、暈眩和疲勞。其亮度可以按一天中的時辰調節,從而減輕倒時差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