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動物共用古老的神經回路來完成復雜的社會行為
近日,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分校的研究者發現,人類、魚類和蛙類可以共用一種神經回路來進行多元化的社會行為,而且這種現象已經存在了4億5千萬年了。研究者Hans Hofmann表示,這是存在于所有古脊椎動物涉及其社會行為的一個神經回路。從基本層面上來說,這告訴了我們是從哪里來的?實際上我們大腦用于社會行為的許多神經回路都是相當老的。相關研究刊登在了近日的雜志Science上。
研究者針對88種脊椎動物,包括鳥類、哺乳類等動物進行研究,分析了其負責社會行為的大腦的12個區域。他們特別地發現了兩個神經網絡的基因活性,一個主要負責評估刺激的相對重要性,即中樞邊緣系統;另一個主要負責社會行為,即社會行為網絡。前者對于藥物成癮和浪漫愛情(就像藥物成癮一樣可以在大腦中表征)非常重要。
研究者Hofmann表示,在這些關鍵的大腦區域,我們在不同物種間發現了基因活性顯著的保守性。盡管在不同物種間發現了基因活性的一致性,就很容易可以看到脊椎動物在過去的4億5千萬年中發生的行為多樣性的變化。
很久之前基本的神經回路可以為行為的進化提供遺傳和分子構架,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神經回路中小的調整可以產生新的行為。比如一夫一妻制,在不同的脊椎動物種群中發生了多次的變更。一夫一妻制行為在特定的環境中對于繁殖和生存尤為有利,而且也有研究揭示,這種行為的進化主要是因為一些保守的神經網絡做出的小的調整,而不是產生了一個新的進化。
Hofmann表示,脊椎動物的大腦真的讓人難以置信,至少我們在基因活性的水平上尋找到了共性,如今我們有一個計劃,就是研究是否有和社會行為相關的分子共性(molecular universals)?研究者將“分子共性”描述為在不同物種間,和普通基因和分子共同享有的行為基礎。這項研究也強調了脊椎動物大腦區域的相關研究,在研究中,研究者可以尋找到不同脊椎動物共用神經回路的分子共性。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