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未來10年里,智能電網預計年均投資約3000億元。而在業內專家看來,國家電網的投入資金將拉動十倍乃至百倍的資金跟進。未來10年,一個因智能電網而帶動的宏大產業鏈條正徐徐展開。
按照國家電網對于智能電網的規劃綱要,智能電網的輻射范圍相當廣闊,包括新材料、電力電子元器件制造、電池制造、新能源發電、鋼鐵制造、通信設備、智能家電、電動汽車、智能家居等上下游產業,而后續還將衍生出諸如智能城市、智能交通等更多新的產業。
按照發展規劃,2009年、2010年是智能電網的“規劃試點階段”,主要工作是制定規劃和相關標準。而2011年~2015年,則是智能電網計劃的“全面建設階段”,這一階段的投資金額接近2萬億元。
國家關于智能電網的規劃尚在醞釀之中,但地方政府已經提前“搶跑”。5月初,江蘇省公布《江蘇省智能電網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綱要(2009~2012年)》。5月12日,上海推出《上海推進智能電網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0~2012年)》。此外,山東、河北、浙江等省已經先后啟動智能電網發展規劃工作。
中國電力科學院的一位主要負責人表示,隨著智能電網項目招標和建設工作的推進,地方政府的熱情還將進一步高漲。
電監會副主席王野平說,未來(從智能電網)獲益zui大的應該是新能源發電。
據了解,即將出臺的《新能源產業戰略規劃》對2020年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的目標大幅調整,調整后的幅度分別為1億千瓦和2000萬千瓦。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姜謙認為,依照規劃,僅風電行業的投資就將超過1萬億元。
另一個將因智能電網而受益巨大的將是電動汽車。北京電力公司總朱長林認為,預計到2020年,在智能電網相關技術的帶動下,中國電動汽車的保有量將達到3000萬輛。按照每輛車5萬元計算,至少將帶來15萬億的經濟收益。
中國電力科學院電工所所長肖立業認為,“30年后,中國智能電網的規劃和建設將實現產值40萬億元產值。”智能電網的建設將成為中國經濟推動內需體系轉型的戰略機遇,起碼將帶動上下游近百個行業領域的創新發展。
智能電網成為“十二五”電網建設的主題: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電網建設投資將達到1.5萬億元,此外,特高壓線路建設投資約為4000億元。智能電網的發展將從技術和管理標準制定階段進入到智能電網示范工程建設階段。
特高壓線路建設將全面展開:“十二五”期間是我國特高壓電網發展的重要階段,到2015年“三華”地區(華北、華東、華中)將形成“三縱三橫一環網”的特高壓交流電網,全國還將建成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特高壓總投資將高達4000億元,其中設備投資將達到2500億元左右。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