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江蘇晶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科學家尋找“基因超級英雄”
研究者對超過50萬人的DNA進行了篩查,鑒別出了13個人。他們攜帶與兒童時期疾病有關的遺傳突變,但目前都保持健康。
以往對疾病的遺傳學研究往往傾向于關注那些引發多種健康問題的突變基因,而近期的一項研究卻反其道而行之。研究者尋找那些恰好對某些遺傳學疾病有抵抗力的健康人,試圖找出他們不會得病的原因。
醫學研究者已經找到了13個對嚴重遺傳疾病有抵抗力的人,而尚未被發現的可能還有更多。這些發現或許將帶來新的治療方法,拯救更多的生命。這13個人并沒有透露姓名,盡管他們攜帶著與兒童時期疾病有關的遺傳突變,但目前都保持健康。
研究者對來自世界各地超過50萬人的DNA進行了篩查,鑒別出了這13個人。不過,這些人可能都還不知道自己的特殊能力,因為研究者在對保存于數據銀行里的DNA進行分析時,需要遵守匿名的條款。
這13個人應該都對所謂的“孟德爾疾病”(Mendelian disorders,又稱單基因遺傳病)易感。這類疾病能在兒童發育早期出現,往往是由單個基因缺陷導致的。囊腫性纖維化便是一種孟德爾疾病。
在正常環境下,任何攜帶這種“*滲透”型突變的人,zui終都不可避免會患病。然而,研究中鑒別出來的這13個人,顯然*沒有受到缺陷基因的影響。一些專家甚至稱他們為“基因超級英雄”。
此次研究是“抵抗力項目”(Resilience Project)的一部分。這是一項回溯性的研究,科學家對超過589000個基因組進行了分析。他們的目標是找出那些對可能引起疾病的基因突變免疫的人。對這些人的基因組進行分析,將有助于揭開自然發生的保護機制,幫助科學家開發出治療嚴重遺傳疾病的新方法。
研究者對來自世界各地超過50萬人的DNA進行了篩查,鑒別出了這13個人。盡管他們攜帶者與兒童時期疾病有關的遺傳突變,但目前都保持健康。
“孟德爾疾病”是現代遺傳學之父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于1865年至1866年提出來的,并在1900年被重新發現。
研究人員發現,這13人中,每個人似乎都能*免疫8種孟德爾疾病中的1種。大部分基因組學研究關注的是某種疾病的成因,但我們在尋找保持人們健康的方法時,看到了巨大的機會,數百萬年的演化所產生的保護機制,要比我們目前了解的多得多。深入了解我們基因組的復雜特性,將zui終揭示促進健康的基本要素,以一些我們甚至都無法想象的方式。
目前,由于無法到這13個人,研究遇到了阻礙。研究人員獲得了他們的DNA信息,但并未與他們個人取得。對*的基因組科學家來說,這是重要的一課:任何項目,當知情同意條款允許其他科學家接觸zui初的研究參與者時,其價值會以指數形式增大。
如果能到這13個人,我們或許可以更進一步了解對抗疾病的自然保護機制。我們希望未來進行一項更有前景的研究,其中將包括更加廣泛適用的同意條款。
由于缺乏必要的同意條款,研究人員無法重新到大部分具有抵抗力的人,也就無法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尋找基因超級英雄需要其他形式的英雄主義——參與者愿意捐獻他們的基因組和臨床數據,同時研究者和管理者愿意克服障礙,在尺度上進行數據分享。
某些人攜帶著嚴重的遺傳基因缺陷(可使人致命或致殘),卻為何能夠躲開病魔的侵害而*呈現健康的身體狀況?是什么隱藏在人體內的超級英雄基因拯救了我們?
一項名為“快速修復”(Resilience Project)的研究結果顯示,某種超級英雄基因使得那些攜帶基因缺陷的人健康生活著。 基因(遺傳因子)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它們支持著生命的基本構造和性能。當我們的生命“代碼”出現錯誤,就會導致疾病。
研究人員調查了589306人的DNA數據庫,他們發現其中13個人本應該有8種遺傳疾病:囊性纖維化、家族性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菲佛綜合征、大皰性表皮松解癥、自身免疫性多內分泌病綜合征等。
上述疾病可不是小打小鬧,有些甚至是致命的,患者癥狀應該十分明顯,極不可能在患有上述疾病的同時表現出健康狀況。然而這13個人狀況良好,且沒有相關疾病治療的醫療記錄。
這13個人可能天生就帶有超級英雄基因,這種基因可以使人躲過這些遺傳缺陷的“攻擊”。這給科研人員帶來了一些啟示,是否能從中發現對抗頑疾的新治療方法。
往年學界已經開展了大量研究,試圖了解基因突變導致的疾病。但此次實驗組的研究團隊卻在嘗試往相反方向研究——找出那些超級英雄基因,它們使人們不受有害突變基因的侵害。
“數百萬年的進化讓人體產生了超出我們想象的更多的保護機制”,參與該項研究的紐約西奈山醫院Eric Schadt博士說道,“大多數基因組學研究的重點是尋找產生某種疾病的原因,而我們從另一邊研究,是什么讓人們保持健康。”
伊坎醫學院的Stephen Friend教授在接受BBC采訪時說:“找到這些人是研究人體基因發生了什么樣變化的始發點,這會為我們研發新治療方法提供線索。我們不僅要研究‘為什么會生病’,還要研究‘為什么會保持健康’。”
然而,這個誘人的研究到此就結束了。科研人員無法找到這13個人具體是誰,因為參與者在提交DNA樣本時均簽署了匿名協議,他們的基因組數據也不被允許共享。當然這13名幸運者也無法知道到底是什么基因使他們免遭疾病侵害。這也讓團隊無法進一步證明人體的遺傳缺陷只影響部分細胞這一猜測。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 Ada Hamosh博士遺憾地表示:“因為無法確認變異源,也無法與調查對象個體再接觸,這項測試不構成原理證明。”
部分專家認為這項研究非常迷人,不過他警示,即使是同樣的變異,疾病可能會呈現非常不同的形式,有些人可能一點癥狀都沒有。
研究小組的目標是做一個可以追溯到病人源頭的研究,研究論證了其他形式的保護機制——比如免受老年癡呆的威脅,可以通過這種方法檢測到。
想要找到超級英雄基因則需要另一種形式的英雄主義出現:愿意捐獻出自己基因組織的參與者,以及研究人員和監管機構愿意克服障礙將數據共享的承諾。
負責任的遺傳基因數據共享將給醫學研發帶來許多不可思議的好處。只有充分意識到為什么某些個體能夠自行康復的重要性,數據共享才有可能實現。不過這涉及到研究和倫理的問題,但就個人而言,我很樂意分享我的基因組,也許它可以幫助其他正在遭受疾病困擾的人。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