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東莞市唐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誰污染誰治理”到底找誰?
一個地方的污染問題,絕不能停留在已經知道,卻不去治理的階段。國家已經敲定了污染治理時限和方案,這說明國家對還百姓一個天藍水清的家園是很重視的。那么,面對百姓反映的污染問題,有關部門就不能充耳不聞。面對百姓治理污染的強烈訴求,zui該做的事情就是回應期待,不僅僅是到此為止,還要切實把污染治理擺上重要的位置。
據東莞環保透露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多處鄉村因當地瑪瑙染色加工業發展,導致地下水受污染二十多年成“綠茶”,許多村民長期到處“買水”“借水”。面對群眾的申訴,當地鎮政府官員一句“誰污染誰治理”將村民拒之門外。
“誰污染誰治理”,這樣的回應雖然有點推卸責任的味道,但是我看確實也是一種不錯的辦法。但老百姓也沒有足夠的權力去約束這個“誰”。在這種情況之下,有關部門有責任、有義務去找出這個“誰”,讓他們為自己的“孽”去還債。“誰污染誰治理”適合公平、正義的需求,更是治理的好辦法,讓污染企業為自己的行為買單,對于污染防治必定會是一個好導向。但是,找出應該為污染環境買單的人,應該是政府的事情,而不應該是民眾的事情。 其實,當地說出“誰污染誰治理”的話語也挺無奈的。當地污染情況是嚴重的,據相關人員介紹,2006年,縣*提取了包括那力閃村在內的多個鄉村49戶井水水樣進行化驗,監測結果顯示:井水中主要污染物為六價鉻及氯化物,六價鉻zui高超標125倍。想必這樣的治理會花費巨資的。前任領導批準了污染企業,讓后任領導擔責,他們感到很委屈。但是,委屈不委屈的要辯證看:領導總要有換屆,但是卻不能用換屆作擋箭牌,不去想法治理,就是工作不作為。
打個比方,青花瓷zui高成就的是清代康熙年間,當時青花瓷以鈷礦為原料,如果當時的生產也給環境造成了危害,污染土壤或者水源,你這個“誰污染誰治理”的理論如何實施,是讓百姓找死去了幾百年的窯主人,還是去找康熙爺呢?
搜索關鍵詞:東莞環保工程 東莞廢氣治理 東莞廢水治理 東莞噪音治理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