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新能源或重蹈“國人喝湯洋人吃肉”
資料類型 | 文件 | 資料大小 | 0 |
下載次數 | 0 | 資料圖片 | 【點擊查看】 |
上 傳 人 | 默認 | 需要積分 | 0 |
關 鍵 詞 |
- 【資料簡介】
專家呼吁,盡快向研發傾斜,推動技術研發和產業轉化“彎道超車”
由于受到國家即將出臺新能源產業扶持政策的鼓勵,國內大批企業紛紛上馬新能源及相關產業,目前形成較大規模的新能源基地已達10余個。記者近期對我國以風能、太陽能光伏、生物質能源等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進行調研時,業內人士表示,由于缺乏核心技術和核心原料,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勢頭過快潛伏深層危機。
一些熟悉國內新能源開發現狀的專家認為,由于核心技術和核心原料“兩頭在外”,我國盲目上馬的部分新能源產業,有可能引發深層危機。
比如核能,核心原料為鈾,但我國儲備少,需要進口,發展一旦上規模就容易受制于人;風能領域的電機制造技術同樣如此。目前2.0至3.0兆瓦的風機已成為歐美發達國家的主流機型,但國外風機生產*為保持其技術的壟斷性,不愿意輸出2.5兆瓦以上級風機制造技術,也沒有在中國設立合資企業。因此,我國風機制造商多數采取購買國外風機公司生產許可證的方式,引進的機型主要集中在1.0至1.5兆瓦。太陽能光伏產業面臨的zui大問題在于多晶硅和單晶硅的提純技術,這一技術長期以來基本上依靠日本和德國。即使在日本和德國開始向我國輸出硅提純技術之后,我國還是面臨著“技術租借”這一瓶頸。因為德國和日本與中國太陽能光伏生產企業簽訂的協議是:只要采取類似的工藝設計和制造流程,就必須向出讓國交納技術轉讓費,在這一工藝流程下進行的任何改造創新,即使取得,其歸屬權仍然屬于出讓國。這相當于用太陽能光伏每發一度電,*就會從中拿走0.1元錢。
分析造成我國新能源發展長期只能“喝湯”無法“吃肉”的原因,專家們認為,一方面是企業的整體科研實力特別是基礎理論領域長期滯后,另一方面則是國家相關政策過分強調應用領域研究,重點扶持產業轉化。這兩大因素已經成為我國新能源研發領域缺乏核心技術的關鍵環節。
專家們呼吁,盡快向基礎理論研發傾斜,向以零部件為核心的制造業傾斜,才能推動我國新能源領域在技術研發和產業轉化兩個方面實現“彎道超車”。
一方面是企業的整體科研實力特別是基礎理論領域長期滯后,另一方面則是國家相關政策過分強調應用領域研究,重點扶持產業轉化,這兩大因素已經成為我國新能源研發領域缺乏核心技術的關鍵環節。
有關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應盡快出臺有針對性的傾斜政策,以確保我國與國外同行處于同一起跑線上的新能源研發取得重要突破,進而推動整個產業實現“彎道超車”目標,避免重蹈傳統產業步步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
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仍是瓶頸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光伏專委會主任趙玉文介紹說,太陽能光伏產業面臨的zui大問題就在于多晶硅和單晶硅的提純技術,但這一技術長期以來基本上依靠日本和德國。
武漢日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進明認為,即使在日本和德國開始向中國輸出硅提純技術之后,中國還是面臨著“技術租借”這一瓶頸。因為德國和日本與中國太陽能光伏生產企業簽訂的協議是:只要采取類似的工藝設計和制造流程,就必須向出讓國交納技術轉讓費,在這一工藝流程下進行的任何改造創新,即使取得,其歸屬權仍然屬于出讓國。這相當于用太陽能光伏每發一度電,國外就會從中拿走0.1元錢。
風能領域的電機制造技術同樣受制于人。中國風能協會提供的資料表明,在風力發電市場快速發展過程中,一個突出的瓶頸就是缺乏率、質量可靠、低維護成本的國產風機。目前2.0至3.0兆瓦的風機已成為歐美發達國家的主流機型,但風電行業*如Vestas、Enercon等風機生產企業為保持其技術的壟斷性,不愿意輸出2.5兆瓦以上級風機制造技術,也沒有在國內設立合資企業。因此,我國風機制造商多數都采取購買國外風機公司生產許可證的方式,引進的機型主要集中在1.0至1.5兆瓦。
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研發現狀也不樂觀。東風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陳建賢認為,盡管整個汽車行業都普遍上馬新能源汽車研發,但國內企業對關鍵技術的研發力度仍然不夠,混合動力整車的核心集成能力、動力系統優化和匹配技術有待進一步提高,動力系統技術平臺推廣工作尚需進一步磨合。
基礎理論研發嚴重滯后
專家們還認為,基礎研究領域的匱乏,是造成我國新能源發展長期只能“喝湯”無法“吃肉”的重要原因。
陳建賢認為,在汽車研發方面,基礎理論研發的整體落后集中表現在我國材料學、分子物理學等領域,缺乏跨行業的數據共享,各種鋼材的用料配比、鋼材耐用性和硬度,都沒有共享的平臺,風能、太陽能和新能源汽車都需要這些大量的基礎數據,測試新能源材料的耐用性,但企業只能按圖索驥,效率很低。
中國內燃機學會副理事長沈捷說:“新能源汽車的基礎還是傳統的汽車,我國長期缺少對汽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企業和能力,表面上看是我國的電噴、變速箱落后于國外,實際上是因為零部件制造所使用的機床嚴重滯后,電噴技術中的油泵需要整套購買日本、歐洲的技術,對外依賴性很強,這造成在新能源內燃機開發過程中遲遲無法突破。”
武漢凱迪公司自主完成生物質能氣化合成液體燃料技術的試驗過程,從一個側面也證明了我國基礎理論研發的對外依賴性。我國石油加工企業長期無法知道高溫噴水、迅速降溫的“窗口溫度”,轉讓技術的歐洲工程師從不明確回答其中的化學機理。直到2007年,凱迪研發團隊經過自主完成試驗后,才使我國專家摸透了不迅速降溫將導致石油轉化率降低這一現象。
上一篇:企業信用等級證書
下一篇:CHM 輕型臥式多級離心泵樣冊
- 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www.kindlingtouch.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