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弘閥門有限公司作者
變頻減溫減壓裝置與普通減溫系統對照
資料類型 | jpg文件 | 資料大小 | 52695 |
下載次數 | 604 | 資料圖片 | 【點擊查看】 |
上 傳 人 | 上海申弘閥門有限公司 | 需要積分 | 0 |
關 鍵 詞 | 變頻減溫減壓裝置與普通減溫系統對照,變頻減溫減壓裝置,普通減溫系統對照,減壓閥 |
- 【資料簡介】
變頻減溫減壓裝置 結構特點
新一代全自動變頻減溫減壓裝置是根據多年經驗而設計的新一代節能產品,它采用美國高品牌honeywell(霍尼韋爾)過程調節器和瑞士ABB高性能矢量變頻器,配備變頻控制水泵,通過調節電機轉速技術來自動調節減溫水的給水量。它不僅控制精度高而且節能、節電、節約能源,并且還有效的保護水泵電機,使得水泵電機的連續使用壽命大大延長,同時變頻由于功能多,使得水泵電機在使用過程中根據實際工況自動調節水泵的啟動與停止,真正做到全自動控制,變頻技術在減溫減壓裝置上的應用使得減溫減壓裝置不僅在技術含量上、使用性能上、節約能源上都處于地位。
變頻減溫減壓裝置主要性能指標
1.進口蒸汽壓力P1≤ 5.4MPa,t1≤485℃。
2.出口流量Q:
減溫減壓裝置出口流量Q的變化范圍為10%Q~99%Q,在此范圍內調節比較理想。若有特殊要求,可與本公司技術處協商另定。
3.出口蒸汽壓力P2:
出口蒸汽壓力P2的調節精度不低于2.5級。
4.出口蒸汽溫度t2:
出口蒸汽溫度t2的調節度不低于2.5級。
5.噪音:
裝置正常運行時,在減溫減壓閥下游一米,同時距管壁一米處測其噪音,噪音音級不大于85分貝。
變頻減溫減壓裝置供貨范圍
減溫減壓裝置的供貨范圍為:
1.減壓系統:減溫減壓閥、電(氣)動執行機構、節流孔板等;
2.減溫系統:水泵、節流閥等;
3.安全系統:安全閥、止回閥等;
4.管路系統:蒸汽管道、過渡管、減溫水管等;
5.配套附件:截止閥、雙金屬溫度計及接管、壓力表及三通閥、彎管、接頭、法蘭、襯墊、螺栓、螺母、墊圈等。
變頻減溫減壓裝置與普通減溫系統對照表 項 目
所選用的變頻器為世界500強ABB高性能矢量變頻器。變頻減溫減壓裝置主要特點:
減壓系統采用雙閥座減壓閥結構,不平衡力小,調節范圍大,動作平穩,無卡阻現象。減溫系統采用文丘里氏加笛管噴嘴的方式,無傳動部件,減溫水霧化效果好,噴嘴拆裝方便,便于維修。減壓系統和減溫系統分開,主要用于工況惡劣, 如蒸汽流量小不適用采用減溫減壓閥的,及飽和蒸汽的工況(壓力較低主要考慮蒸汽流速較低)采用文丘里管減溫方式,減溫水充分霧化,以達到較好的減溫效果減溫減壓裝置是由自貢電站閥門廠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從前蘇聯引入國內。發展到現在,大體可分為三代產品。*代為減壓、減溫分體設置:減壓系統的減壓閥多為單級柱塞式加節流孔板來完成減壓,減溫系統由節流閥、截止閥、給水調節閥或給水分配閥、止回閥、管道、混合管道、文式管等來完成減溫;該結構形式的減溫減壓裝置的缺點是結構復雜,占地面積大,安裝維修不方便,調節范圍窄,噪音高、故障率高等;同時管道內容易積水造成水擊現象,引起振動,降低使用壽命。
第二代為減壓減溫一體完成:在*代的基礎上管將管道上的減溫水噴咀移到減壓閥門上部或下部使之成為減溫減壓閥和節流孔板進行節流減壓;省去了*代結構中的減溫水管道,從而減少了占地面積、減化了結構、方便了安裝與維修、減少了故障、避免了管道內的水擊現象提高了裝置的使用壽命。缺點是減溫減壓閥只是在原減壓閥的基礎上加入噴咀,其內部結構形式沒有變化,減溫系統也沒有變化。
第三代為第二代的換代產品:減溫減壓閥內部改為多級套筒式省去了節流孔板,同時多級套筒的節流小孔還起到消音的作用。減溫減壓閥與給水調節閥采用德國西門子公司、梅索尼蘭公司和菲希爾公司變流量系數設計的方法。該設計形式的特點就是設計與使用相吻合。由于給水調節閥能夠適用于各種壓差,在減溫系統中取消了節流閥或節流裝置。第三代產品不僅具備第二代產品的所有優點,同時還彌補第二代產品中的所有不足之處:1、減壓,并多級同步調節提高了調節范圍;2、采用同步可調噴咀在閥內噴水,提高了霧化效果。
訂貨時請提供下列資料:
1.出口蒸汽流量Q;
2.進口(一次)新蒸汽壓力P1、溫度T1;
3.出口(二次)蒸汽壓力P2、溫度T2;
4.減溫水壓力Pb、溫度Tb
5.控制方式:是否配熱控柜;
6.注明執行機構是電動或是氣動薄膜式。
訂貨須知:一、①變頻減溫減壓裝置產品名稱與型號②口徑③是否帶附件以便我們的為您正確選型④使用壓力⑤使用介質的溫度。
二、若已經由設計單位選定公司的變頻減溫減壓裝置型號,請變頻減溫減壓裝置型號直接向我司銷售部訂購。
上一篇:STERLING線圈
下一篇:GERWAH
- 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www.kindlingtouch.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