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弘閥門有限公司作者
分區供水中減壓閥設置要求
資料類型 | jpg文件 | 資料大小 | 80877 |
下載次數 | 16 | 資料圖片 | 【點擊查看】 |
上 傳 人 | 上海申弘閥門有限公司 | 需要積分 | 0 |
關 鍵 詞 | ?分區供水中減壓閥設置要求,?分區供水中減壓閥,?分區減壓閥設置要求,?分區供水中減壓閥,供水減壓閥 |
- 【資料簡介】
分區供水中減壓閥設置要求
減壓閥是通過調節,將進口壓力減至某一需的出口壓力,并仰賴介質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壓力自動維持平穩的閥門。從流體力學的看法看,減壓閥是一個局部阻力可以轉變的節流元件,即通過變動節流面積,使流速及流體的動能變動,致使不同的壓力損失,從而達到減壓的目的。然后借助于控制與調節系統的調節,使閥后壓力的波動與彈簧力相抵消,使閥后壓力在一定的誤差范圍內保持恒定。那么減壓閥的性能如何?減壓閥的配置要符合什么要求?
消防給水系統是一個極大的系統,為建筑的消防滅火提供充足水量,保證消防設施的有效工作。今天為大家總結了一下關于這方面的內容!適宜的流量、壓力是各滅火系統有效工作的保證,這項工作在大多數的時候由水泵、水箱和綿延不絕的管網滲透到建筑的每一個角落。在阻力和重力等的多重作用下,有的地方壓力不足,有的部分壓力超標。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采取各種針對性的措施,比如分區供水,減壓閥也就適時地肩負起了歷史的使命。
一、分區供水中減壓閥的使用范圍
1.消火栓栓口處靜壓>1.0MPa;
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噴頭處的工作壓力>1.20MPa;
3.自動水滅火系統報警閥處的工作壓力>1.60MPa。
經過分析比較,可以發現,在使用減壓閥的場合,是給水系統的中、后部。通過觀察需要減壓的壓力范圍,也可以發現越靠近末端,壓力越小,同學們也可以作為一個記憶的小技巧。
二、分區供水中減壓閥設置要求減壓分區的技術參數要求
1.減壓閥應校核在150%設計流量時,減壓閥的出口動壓應≥設計值得65%。(這個知識點很熟悉,其實是在消防水泵也有類似的規定,可以類比記憶)
2.減壓閥宜采用比例式減壓閥,當超過1.20MPa時,宜采用先導式減壓閥。
3.減壓閥的閥前閥后壓力比值不宜大于3:1,當一級減壓閥減壓不能滿足要求時,可采用減壓閥串聯減壓,但串聯減壓不應大于兩級,第二級減壓閥宜采用先導式減壓閥,閥前后壓力差宜≤0.40MPa。
三、分區供水中減壓閥設置要求的安裝
減壓閥的安裝要求,圖形記憶可以將繁雜的條文和數據要求整合在一起,思路清晰,且不易和其他知識混淆。如下圖。
減壓閥的性能如何?
(1)調壓范圍:它是指減壓閥輸出壓力P2的可調范圍,在此范圍內要求達到規定的精度。調壓范圍主要與調壓彈簧的剛度有關。
(2)壓力屬性:它是指流量g為定值時,因輸入壓力波動而引起輸出壓力波動的特點。輸出壓力波動越小,減壓閥的特點越好。輸出壓力須要輸入壓力—定值才基本上不隨輸入壓力變化而變動。
(3)流量特點:它是指輸入壓力—定時,輸出壓力隨輸出流量g的變化而轉變的持性。當流量g時有發生變化時,輸出壓力的變化越小越好。一般輸出壓力越低,它隨輸出流量的變化波動就越小。
它可將閥前管路較高的液體壓力減小至閥后管路所需的水準。這里的傳輸介質主要是水。減壓閥普遍用以高層建筑、城市給水管網水壓過高的區域、豎井及其他場合,以確保給水系統中各用水點獲取恰當的服務水壓和流量。鑒于水的漏失率和浪費程度幾乎同給水系統的水壓尺寸成正比,因此減壓閥具備改善系統運轉工況和潛在節水功用,據統計其節水效用約為30%。
減壓閥的配置要符合什么要求?
①用以給水分區的減壓閥應使用既減動壓又減液壓的減壓閥。
②閥后壓力容許波動時,給排水設計楊老師提議宜使用比例式減壓閥;閥后壓力要求平穩時,宜使用可調式減壓閥;生活給水系統宜使用可調式減壓閥。
③減壓閥前的水壓宜維持安定,閥前的管道不宜兼作配水管(即該管道上不宜再接出支管供配水點用水)。
④選用減壓閥時須要挑選在汽蝕區以外,避免減壓閥出現汽蝕現象。比例式減壓閥的減壓比不宜大于3:1,可調式減壓閥的閥前與閥后的壓差不應大于0.4MPa,要求環境寧靜的處所不應大于0.3MPa;閥前低于壓力應大于閥后動壓力0.2MPa。可調式減壓閥,當公稱直徑低于相等50mm時,宜使用直接式;公稱直徑大于50mm時宜使用先導式。
⑤減壓閥應根據閥前壓力及閥后所需壓力和管道所需輸送的流量按照制造廠家提供的屬性曲線選定閥門直徑。比例式減壓閥,應按設計秒流量在減壓閥流量—壓力特點曲線的有效性段內選用。減壓閥的公稱直徑宜與管道管徑相同。減壓閥出口端連結的管道其管徑不應縮小,且管道直線尺寸應不低于5倍公稱直徑。在設計圖紙上應標出減壓閥的基準、型號和減壓比(或閥前、后的壓力)。
- 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www.kindlingtouch.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