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設備 污泥處理設備 水處理過濾器 軟化水設備/除鹽設備 純凈水設備 消毒設備|加藥設備 供水/儲水/集水/排水/輔助 水處理膜 過濾器濾芯 水處理濾料 水處理劑 水處理填料 其它水處理設備
優(yōu)鴻測控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閱讀:1070發(fā)布時間:2015-1-19
JCT683-2005_40mm×40mm水泥抗壓夾具
1 范圍
本標 準 規(guī) 定了40mm X 4 0mm 水泥抗壓夾具(以下簡稱抗壓夾具)的結構與類型、技術要求、檢驗方法、
檢驗規(guī)則以及標志和包裝等內容。
本標 準 適 用于按GB/T1 7671-1999水泥膠砂強度試驗方法測定水泥膠砂強度的抗壓夾具及其他指
定采用本標準的抗壓夾具。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 列 文 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
修改(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 /T 2 30.1 金屬洛氏硬度試驗 第1部分:試驗方法
GB/ T 11 337 平面度誤差檢測
GB /T 1 7671-1999 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idt ISO 679:1989)
3 結構與類型
抗壓 夾 具 由框架、傳壓柱、上下壓板組成,上壓板帶有球座,用兩根吊簧吊在框架上,下壓板固定
在框架上。工作時傳壓柱、上下壓板與框架處于同軸線上。結構為雙臂式,如圖1所示:
1— 傳壓柱;
2— 銅套:
3— 定位銷:
4- 吊簧:
5— 上壓板和球座;
6一定位銷;
7— 下壓板;
8一框架。
圖1 抗壓夾具結構示意圖
4 技術要求
4.1 上、下壓板寬度:40.0二士0.1 mm:長度:大于40 mm;厚度:大于10二。
JC汀683-2005
4.2 上、下壓板的平面度為0.01二。
4.3 上、下壓板表面粗糙度不高于Ra0.1,不低于Ra0.8o
4.4 上、下壓板材料應采用洛氏硬度大于58HRC的硬質鋼。傳壓柱材料應采用洛氏硬度大于55HRC的
硬質鋼。
4.5 上壓板上的球座的中心應在夾具中心軸線與上壓板下表面的交點上,偏差不大于1 mm.
4.6 球座應為環(huán)帶接觸,環(huán)帶的位置大約在球座的2/3高處,寬4 mm-5 mm.
4.7 上、下壓板長度方向的兩端面邊應相互重合,不重合邊zui大偏差不大于 0.2 m m.
4.8 傳壓柱中心軸線與上壓板中心及下壓板中心的同軸度不大于0.2 m m.
4.9 上壓板隨著與試體的接觸應能自動找平,但在加荷過程中上、下壓板的相對位置應保持固定。
4.10 下壓板的表面對夾具的軸線應是垂直的。并且在加荷過程中應保持垂直。
4.11 上、下壓板自由距離大于45 mm.
4.12 定位銷的材料硬度應大于55HRC。定位銷高度不高于壓板表面5 mm,間距為41 mm-55 mm。兩定
位銷內側連線與下壓板中心線的垂直度小于 0.06 m m。定位銷內側到下壓板中心的垂直距離為 20.0二
上0.1 m m.
4.13 框架底部中心定位孔直徑為08. 0。土0.lmm,深度為8 mm-10 mm,
4.14 傳壓柱進行導向運動時垂直滑動而不發(fā)生摩擦和晃動,上端中心工藝孔直徑為(D8.0m m10.1 mm .
深度為8 mm-10 m.
4. 15 導向銷與導向槽配合光滑,無阻澀和曠動。
4.16 當抗壓夾具上放置2 300 g祛碼時,上下壓板間的距離應在37 mm-42 m。之間。
4. 17 外表面應平整光潔,無碰傷和劃痕。底座平齊,無凸出或凹進。下壓板與框架接觸緊密。
檢驗方法
檢 驗應在無腐蝕性氣體、常溫、明亮的室內進行。
檢 驗用器具和輔助工具:
a) 游標卡尺和深度尺:分度值不大于0.02 m m;
b) 塞尺:
C) 刀口尺:0級;
d) 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或粗糙度儀;
e) 洛氏硬度計;
f) 檢具:
g) 824-26m mR規(guī);
h) 硅碼(四等):
i) 其他檢驗用器具和輔助工具。
5 5152
5.3 對4.1, 4.11. 4.12. 4.13. 4.14中的上、下壓板的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壓板自郵巨離、框
架底部中心定位孔及傳壓柱工藝孔直徑和深度、定位銷高度、兩定位銷中心間距的檢測:用游標卡尺進
行檢測.
5.4 對4.2上、下壓板平面度的檢測:按GB 11337進行檢測或用刀口尺進行檢測。檢測時刀口尺垂直
放在上、下壓板平面上,使刀口尺刃部與壓板平面保持線接觸,用眼觀察是否透光,如有透光則為不合
格。
5.5 對4.3壓板表面粗糙度的檢測:用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或粗糙度儀進行檢測,在用比較樣塊檢測
時,應在光線明亮處,將試件和比較樣塊進行比較。
5.6 對4.4壓板和4.12定位銷硬度的檢測:用洛氏硬度計按GB/T 230.1進行檢測。
JC 廳 6 83 - 2 00 5
5.7 對4.5球座中心的檢測:用游標卡尺和R規(guī)進行檢測。檢測時,用R規(guī)先測出球座球半徑R.然
后用游標卡尺測出球座頂部定位孔半徑r,再用游標卡尺測出球座及上壓板的總厚度h,偏差A按式(1)
計算:
“一‘一(R2一;2Y'2 .............................. (1)
式 中 :
A— 球座中心偏差,單位為毫米(咖);
h— 球 座及上壓板的總厚度,單位為毫米(咖);
R— 球座球半徑,單位為毫米(二);
r— 球座頂部定位孔半徑,單位為毫米(咖)。
5.8 對4.6球座環(huán)帶的檢測:環(huán)帶的檢查:將球座擦凈,在陰球座上涂紅丹粉,然后將陽球座在陰球
座中轉動,目測陽球座上的著色點是否在環(huán)帶上;
用卡 尺 檢 驗環(huán)帶的位置和寬度.環(huán)帶的位置檢驗:用卡尺測出球座的總高和從壓板工作面到環(huán)帶中
間的高度,然后求兩者的比。
5.9 對4.7上、下壓板重合度的檢查:用檢具進行檢測。檢測時將重合度檢具放入夾具中,使其
兩端板卡住下壓板,檢具側面與定位銷靠緊,將傳壓柱向下壓,同時沿壓板長度方向移動檢具,上壓板
應能落入重合度檢具兩端板中。
5.10 對4.8傳壓柱中心軸線與上壓板中心及下壓板中心同軸度的檢查:用檢具和塞尺進行檢測.
檢測時取下傳壓柱及上壓板,將下檢具放入夾具中,使其兩端板卡住下壓板,同時沿壓板長度方向移動
檢具,然后將上檢具放入傳壓柱銅套中,上檢具中心圓柱落入下檢具中心孔中,然后用塞尺檢測定位銷
內側與下檢具側面的距離。
5.11 對4.9上壓板自動找平能力的檢查:將重合度檢具以非工作面上下方向放入夾具中,向下按導壓
柱,觀察上壓板表面是否能自動地與檢具的表面相接觸。
5.12 對4. 10垂直度的檢查:用檢具的上檢具檢測。檢測時將傳壓柱、上壓板取下,將上檢具放
入傳壓柱銅套內并使其圓柱端面與下壓板表面相接觸,觀察其端面與下壓板的接觸面是否重合,不應有
明顯縫隙、透光。
5. 13 對4. 12兩定位銷內側連線與下壓板中心線垂直度的檢測:用檢具的下檢具檢測。檢測時將
下檢具的端板卡住下壓板并與下壓板一側邊靠緊,同時檢具的側面與其中的一個定位銷靠緊,用塞尺檢
查另一定位銷與檢具之間的距離。
5.14 對4. 12定位銷內側到下壓板中心的距離的檢測:用檢具和塞尺檢測。檢測時取下傳壓柱及
上壓板,將下檢具放入夾具中,然后將上檢具放入傳壓柱銅套并使中心圓柱落入下檢具中心孔中。然后
用塞尺檢測兩個定位銷內側與下檢具之間的距離,兩者之間的zui大值應符合技術要求中的規(guī)定。
5.15 對4.14. 4.15配合、滑動狀態(tài)的檢查:實際操作檢查。
5.16 對4. 16加荷后上下壓板間距離的檢測:用2300g的硅碼進行檢測。檢測時將硅碼置于夾具的傳
壓柱上.并使傳壓柱處于自然狀態(tài),然后測出上下壓板之間的距離,合格情況下其距離應在37 mm-42 mm
之間。
5.17 對4. 17外觀的檢查:目測檢查。
6 檢驗規(guī)則
6. 1 出廠檢驗
出廠 檢 驗 為第4章除4.12 定位銷硬度外的全部內容。出廠檢驗的實測數(shù)據(jù)應記入隨機文件中.
6.2 型式檢驗
型 式 檢 驗為第4章的全部內容。
有 下 列 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
JC/T 683- 2005
a) 新 產品試制或老產品轉廠生產的試制定型檢定;
b) 產 品 正式生產后,其結構設計、材料、工藝以及關鍵的配套元器件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性
能 時 ;
c) 正 常生產時,定期或積累一定產量后,應周期性進行一次檢驗:
d) 產 品長期停產后,恢復生產時;
e) 國 家質量監(jiān)督機構提出進行型式檢驗要求時。
環(huán)保在線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