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 酶(phosphatase)是水解磷酸酯酶的總稱。磷酸酶不僅參與磷酸酯化合物的水解反應。而且也參與其逆反應及磷酸轉移反應。
1.堿性磷酸酶 堿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在堿性環境下可催化各種酚和醇的磷酸酯水解,還具有磷酸轉移作用,在細胞膜上運輸作用較為活躍,如腎近端小管的刷狀緣、小腸上皮的微絨毛、肝臟的膽小管、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及神經元的突觸膜均可顯示此酶活性。
在堿性環境(;pH 9.2~9.4)中,堿性磷酸酶將磷酸鹽的底物(如β-,α-萘酚磷酸鈉)分解,產生的磷酸離子被孵育液中的鈣離子捕獲生成磷酸鈣沉淀。因磷酸鈣不能顯色,需加入硝酸鈷,用鈷離子置換鈣離子,形成磷酸鈷沉淀后用硫化銨處理,形成棕黑色硫化鈷顆粒沉淀,從而顯示酶活性部位,硫化鉆沉淀的多少與堿性磷酸酶含量成正比,其反應通式

堿性磷酸酶鈣-鈷法反應原理
1)孵育液配制
2%氯化鈣 20ml
2%鈉 10ml
3%β 10ml
5% 5ml
蒸餾水 5ml
孵育液zui終pH 9.4,置于冰箱內保存。
2)染色程序:①新鮮組織恒冷箱切片(可用10%福爾馬林固定10分鐘,或不固定);②人孵育液,37C~孵育10分鐘(腎)至 60分鐘(肝);③流水沖洗;分鐘;④人2%硝酸鈷溶液2分鐘;⑤蒸餾水浸洗;⑥人1%硫化銨溶液內1分鐘;⑦蒸餾水洗;⑧甘油明膠封固。
3)結果與評價:酶 活性部位顯示棕黑色為硫化鈷沉淀。該法的反應產物可發生擴散,定位欠準確,應加以注意。
4)對照實驗:加入抑制劑L四咪唑等結果為陰性;去底物(孵育液中用10ml蒸餾水代替底物)結果為陰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