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代細胞的培養與維持
1、靜置貼壁細胞(包括半貼壁細胞的培養)
凡經消化液處理實體組織來源的細胞要通過充分漂洗,以盡量除去消化液的毒性,細胞接種時濃度要稍大一些,至少為5×108細胞/L,培養基可用Eagle(MEM)或DNEM培養,小牛血清濃度為10%~80%。在起始的2天中盡量減少振蕩,以防止剛貼壁的細胞發生脫落,漂浮。
貼壁細胞長成網狀或基本單層時,由于營養缺乏,代謝產物增多,pH變酸,不適宜細胞生長,此時細胞還未長成單層,未達到飽和密度,仍需繼續培養,因此,需采取換液方式來更新營養成分以滿足細胞繼續生長繁殖的需要。其換液方法比較簡單,即棄去舊液,加入與原培養液相同的等量*培養基。
2、懸浮細胞的培養
凡來自外周血、胸腹水、脾臟、淋巴結、骨髓的淋巴細胞、造血干細胞以及白血病細胞,在原代培養時要盡量去除紅細胞。若要將淋巴細胞及白血病細胞進行培養,淋巴細胞中要加入生長因子,白血病細胞中要加入少量的原患者血清,以利細胞生長,待細胞開始增殖甚至結成小團塊,培養基中pH變酸,說明細胞生長繁殖良好,一般每隔3天需半量換液一次(換液時盡量使細胞不丟失),待細胞增殖加快,濃度明顯增加,pH發生明顯變化時,此時可考慮傳代。
懸浮細胞在未達到飽和密度時,但培養基中的營養成分并不能維持細胞的營養需求時,只能采用半量換液的方式。
二、原代細胞培養的傳代 (Subculture)
這種使原代細胞經分散接種的過程稱之為傳代。每進行一次分離再培養稱之為傳一代,傳至5~10代以內的細胞通常稱為次代培養細胞,傳至10~20代以上的細胞,通常確定為傳代細胞(或稱傳代細胞系)。傳代細胞系的建立,關鍵是初代培養的傳代。應注意如下幾點:
(1)細胞生長密度不高時,或未能達到覆蓋整個瓶底時不能急于傳代。
(2)原代培養的貼壁細胞多為混雜細胞,形態各異,往往是上皮樣細胞和成纖維樣細胞并存,采用消化時要掌握好消化時間,因成纖維細胞易于脫壁,上皮細胞不易脫壁,因此,可根據需要選用適當的消化時間及時中止消化。在早先傳代時,其消化時間比一般已建系的細胞相對長一些。
(3)吹打已消化的細胞要輕巧,既不能聽到有明顯的吹打聲,又不能有大量泡沫在懸液中形成,以盡可能減少對細胞的機械損傷。
(4)傳代時細胞接種數量要多一些,以利于細胞的生存和繁殖。如果消化分離的細胞懸液有組織塊,也一并傳入到培養瓶,盡量減少細胞損失。
(5)傳代培養時的pH不能高,寧可偏低一些。此外,小牛血清濃度可適當加大至15%~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