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分子植物科學創新中心研究員王二濤課題組題研究揭示了植物識別并區分共生真菌與病原真菌信號分子的機制,為全面理解植物與菌根真菌共生過程中的免疫抑制提供了新視角。
菌根共生是自然界泛的共生,控制生態系統中碳循環。在菌根共生中,植物把光合作用產物-碳源主要以脂肪酸的形式傳遞給菌根真菌,固定在土壤(Jiang et al., 2017 Science);植物通過菌根真菌高效率從土壤獲取磷、氮等營養(Wang et al., 2014 Plant Cell; Wang et al., 2017 Molecular Plant)。菌根共生的建立依賴菌根因子受體OsMYR1-OsCERK1識別菌根因子(Zhang et al., 2015 Plant Journal; He et al., 2019 Molecular Plant),并激活菌根因子信號通路(Yu et al., 2014 Cell Research; Jin et al., 2016 Nature Communications; Jiang et al., 2018 Molecular Plant)。自然界中,除了互惠互利的共生菌,還存在大量的病原菌。植物如何區分共生或病原微生物,是驅動該領域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
該研究發現,水稻共生受體和免疫受體之間的競爭區分共生和免疫信號。一方面,菌根因子共生受體OsMYR1及其配體CO4抑制OsCERK1與OsCEBiP形成免疫受體復合物,削弱了病原菌特征分子引起的免疫反應。遺傳上,OsMYR1過表達植株對稻瘟病菌更敏感,而Osmyr1突變體表現出更高的抗性。另一方面,OsCEBiP可以結合OsCERK1,抑制OsMYR1-OsCERK1共生受體復合體的形成。Oscebip突變體在菌根共生早期表現出較高的菌根真菌侵染率。這些研究表明,OsMYR1和OsCEBiP兩個受體競爭結合OsCERK1,從而決定了共生和免疫信號的特異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