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者Jennifer J. Manly表示,擁有讀寫能力能夠幫助人們參與更多利用大腦的活動,比如讀報、幫助孩子和孫子輔導作業等;此前研究結果表明,諸如此類活動能夠降低個體患癡呆癥的風險,這項研究中我們提供證據表明,閱讀和寫作或能是幫助維持機體健康大腦的重要因素。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居住在曼哈頓北部地區接受教育水平較低的人群進行研究,許多人都是在多米尼加共和國的農村地區出生并成長的,其接受教育的機會非常有限;該研究共納入了983名平均年齡在77歲的人群,每名參與者的上學時間不超過4年,研究人員詢問每個人:您有沒有學過讀和寫?隨后研究者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包括237名文盲和746名識字的人群。研究者在研究剛開始時對參與者進行醫學檢查并進行記憶和思維測試,同時每隔18個月-2年時間進行一次隨訪的過程中進行上述檢測,其中的檢測包括回憶無關聯的單詞,并在給定的一個類別(比如水果或衣服)時,讓參與者盡可能多地造詞。
研究者發現,在文盲人群中,有83(35%,83/237)人在研究開始時就患上了癡呆癥,在識字的群體中,有134(18%,134/746)人患上了癡呆癥;當調整了諸如年齡、社會經濟地位和心血管疾病等因素后,研究者發現,那些不能讀寫(文盲)的人群在研究剛開始時患癡呆癥的風險能夠高出近三倍。在研究開始時未患癡呆癥的參與者中,當研究人員進行為期4年的隨訪后,他們發現,237名文盲者中有114人(48%)患上了癡呆癥;而在識字的746人中則有201人(27%)患上了癡呆癥;當調整了諸如年齡、社會經濟地位和心血管疾病等因素后,研究人員發現,在研究期間,不會讀寫的人群患癡呆癥的風險是能夠讀寫人群的兩倍。
當研究人員評估了參與者的語言、速度、空間和推理能力后,他們發現,成年文盲者在研究開始時的得分較低,但隨著研究的進展,其測試分數并沒有以更快的速度下降;研究者表示,個體的讀寫能力與記憶和思維測試較高分數直接相關,而并不僅僅是閱讀和語言測試的成績相關,相關研究結果表明,閱讀或許在很多方面有助于增強大腦功能,這就有助于預防或減緩癡呆癥的發生。
研究者表示,即使只有幾年的教育經歷,學習讀寫能力的人群或許比并不學習這些技能的人群有更好的終身優勢;后期研究人員還需要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來將更多資源加入到教授人們閱讀和寫作的計劃中來,從而幫助有效降低人群患癡呆癥的風險。本文研究的一個局限在于,研究人員并未詢問過識字的參與者是如何或何時學會寫作和閱讀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