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電線電纜行業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已形成相當的規模,但由于生產能力大于需求,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目前的生產能力已大大超過今年的預測需求數值,同時電線電纜企業均面臨亟待提高產品技術含量的問題。
一、產品重點發展方向
我國將電線電纜產品按其用途分成五大類,即:裸電線、繞組線、電氣裝備用電線電纜、電力電纜和通信電纜(包括光纜)。目前,我國這五類產品生產量(價值量)大體上分別占電線電纜總產量的18%、19%、22%、31%和10%。專家分析指出:現階段我國電線電纜的產品結構比較落后,技術含量低的產品比重過大,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比重過小。而發達國家如美國上述五類產品所占比例分別為10%、10%、49%、13%和18%,產品結構明顯優于我國。雖然我國的電線電纜行業在生產規模、品種發展和產品等級上已發生較大變化,但在發展中還存在三個主要問題:
(1)規模增長過猛目前,電線電纜行業總體能力大于需求一倍以上,各大類產品2000年的預測需求數均小于目前生產能力。
(2)低水平重復建設多近幾年,電線電纜行業對產品結構的調整重視不夠,產品結構矛盾依然突出,高水平產品滿足不了需要。例如,從大類看,我國裸電線產量占近1/5,發達國家只占1/10。而在裸電線中,架空線和普通的鋼芯鋁絞線又占了絕大多數。
(3)經濟效益低下全行業虧損企業700多家,虧損面達1/4強,行業的銷售收入利稅率1991年為11.7%,1995年下降為5%。由于效益連年下降,虧損企業增多,行業內資金普遍緊張,資產負債率平均高達70%。
專家們建議,由于國家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如城市電網的改造,信息高速公路的發展,通信事業騰飛以及用電設備的更新換代和節能化的要求,將對電線電纜的品種和水平不斷提出新的要求。盡管從總量看,今后一個時期需求不會有太大的增長,但對品種和水平的需求將是一個需求旺盛期。因此,電線電纜企業要重視科技的發展,以*的發展,帶動產品*的提高。
目前,國內市場急需發展的產品品種是:
(1)特種架空線
有特殊要求的特種架空線我國雖能生產,但在高耐熱、高耐蝕、抗蠕變、柔軟性、高導電等技術性能上與*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又如分裂式架空線,在耐蝕、防振、防冰雪、低電暈損耗、低弧暈損耗、低弧量、倍容量等技術性能指標上存在差距。為了滿足三峽等重大工程的需要,特種架空線需在產品品種、產品性能上大力開發和提高。
(2)核電站電纜
核電站電纜分布在核站的核島、常規島和BOP各部分,用于電力傳輸、控制、計算機、儀表等,一座核站所需電纜的種類基本與火電站相同。但由于核電站電纜對無鹵、低煙、低毒等技術性能要求十分嚴格,我國目前僅能生產制造核島外圍用電線電纜,其余目前大多只能依賴進口。世界上已有276座核電站,發電量達343792MWh,占總發電量的17%,有10多個國家核電發電量占其總發電量的25%。預計到2010年我國的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0000MW,占我國總發電量的17%,具有較大發展潛力。
因此核電站用電纜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
(3)低煙低鹵、低煙無鹵阻燃電纜
該產品主要用于地鐵、隧道、石油平臺、船舶、電站等一些重要場所,上述相關行業目前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這必將進一步刺激對該產品的需求。
(4)汽車用配線
"九五"期間,我國汽車行業將保持持續快速發展。2000年,轎車、貨車年產量預計達到300萬輛,因此對該產品的需求量很大。該產品今后的發展趨勢是高耐溫、高阻尼、薄壁型和屏蔽型。
(5)高阻燃電纜
目前,國內大量生產的阻燃電纜多為C級、B級,*尚處于發展之中,這與當前我國眾多高質量工程項目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九五"期間的發展方向是達到*阻燃的配套齊全的各種電纜。
(6)智能化大樓用寬頻帶、局部網電纜(5類、6類電纜)
該產品同時兼有傳輸、傳真、、防盜報警等多種信號功能,亦稱電子電纜。該產品在美國已占全部絕緣線纜的20%以上。在國內隨著智能大樓、計算機產業化和信息高速公路工程的快速發展,對該電纜的需求也將日益高漲。目前該電纜的傳輸速率已達100Mb/s(即5類電纜),在"九五"期間預計達到320Mb/s。
(7)光纖復合架空地線(OPGW)
光纖復合架空地線具有通信、遙控遙測及數據傳輸等多種功能,適用于110~500kV的高壓和超高壓架空輸電線路的管理自動化,可靠性高。
(8)帶狀光纜
國外重點開發薄層大芯數用戶帶狀光纜,1000芯技術已成熟,目前正在研制2000芯至4000芯,我國尚處起步階段,只研制出108芯,需大力開發,以適應信息高速公路工程的發展需要。
(9)110kV及以上高壓交聯電纜附件
電纜附件是電纜的重要配套產品,它將直接影響輸電線路的運行質量,國內已引進110kV以上交聯電纜生產線27條,并將相繼投產,其總的生產能力完滿足市場需要。但110kV及以上的高壓交聯電纜附件目前國內只有3家企業能少量生產,其產量和電壓等級都遠遠無法滿足電力工業的發展需要。
(10)潛油泵電纜
耐高溫潛油泵電纜是采油泵的配套產品,隨著西北油田的大力開發和老油田挖潛工作的深入,對潛油泵電纜的耐高溫要求更高。國內的生產能力發展很快,但產品質量和壽命還不盡如人意,今后應致力于提高質量和開發更高耐溫等級的潛油泵電纜。
(11)高性能繞組線
國內漆包線中B級聚酯漆包線仍占90%,而在日本其所占比重已下降到30%以下,同時國內產品在尺寸控制、性能指標等方面,都與國外同類產品有很大差距。今后技術開發的重點應是高性能、多層復合結構以及微細漆包線。
二、市場預測
我國的電力工業發展表明:80年代到1994年電力需求超過電力供應(上海市一直延續到1996年);1995~2002年電力供給基本上能夠超過電力需求;預測2003~2010年電力工業將又不能滿足工業需求,這也反映出新的工業高速發展即將到來。
基于以上的預測,我國電線電纜行業在21世紀*年將按10%~15%環比速度增長,銅的用量增長大約每年是8%~12%。我國目前電線電纜全國人均耗銅量僅停留在0.7kg/人,而工業發達國家已達到7kg/人,因此電線電纜仍將會是一個發展行業。
我國過去歷來重發電,輕輸電,特別是輕配電,隨著電力建設的發展,這種狀況正在逐步得到改善,電力網的改造、擴展和互聯,將帶動電線電纜使用量的增多。電力電纜隨著電力工業發展將會以不低于15%環比速度增長,市話電纜近期穩定在5000~7000萬對km,市話電纜*期銷售高峰已近尾聲,隨著中西部開發及中小型城市的發展,預計21世紀初該產品將會有所增長。農村的發展狀況對其的影響尚不得而知,有可能會受到的沖擊。因此市話電纜21世紀初仍會有穩步發展。隨著主干網的建立及大城市用戶網及數據傳輸的興起,光纜仍將有一快速發展期。
根據北京慧聰公司在1996年公布的一份市場調查報告,1995~1996年度,中國全年的綜合布線系統市場規模約6億元,比1994~1995年度增長了150%以上。根據一般經驗估算,在整個綜合布線系統造價中,約有30%是線纜的采購費用,也就是說,這一市場規模約為1.8億元。另一方面,在同一份報告中,慧聰公司估計網絡用非屏蔽對絞(UTP)電纜的年銷售額約2.5億元。由于接插件配套、系統集成等原因,目前國內的數據傳輸電纜市場全部由國外產品占據。就銷售出貨量來看,北京、深圳、上海和廣州是國內四大集散中心,其中北京和深圳的銷量約占全國的30%左右。繞組線到2000年底將突破30萬t,在21世紀*年將按4%~5%速度增長。
"十五"期間國內主要電線電纜產品需求量預測見附表。
附表“十五”期間主要電線電纜產品需求預測
產品類別單位2000年需求"十五"末年預測
架空導線萬t6080
漆包線萬t2935
繞包線萬t34
1kV及以下電力電纜萬km1620
6~35kV電力電纜萬km46
110~220kV交聯電纜萬km0.10.12
500kV交聯電纜km13
通用橡套電纜萬km4045
礦用、船用電纜萬km4.55
市內通信電纜萬對km65008000
各種光纜萬對km7001500
射頻及電視電纜萬km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