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設備 污泥處理設備 水處理過濾器 軟化水設備/除鹽設備 純凈水設備 消毒設備|加藥設備 供水/儲水/集水/排水/輔助 水處理膜 過濾器濾芯 水處理濾料 水處理劑 水處理填料 其它水處理設備
鞏義市億洋水處理材料有限公司
聚丙烯酰胺投加時攪拌條件對絮凝效果影響較大要助凝效果應為在反應池前部——初級絨絮形成時投加為好。
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點選擇,對使用效果影響較大。有資料介紹,在處理高濁水時,應先投加聚丙烯酰胺,經充分混合后,再投加混凝劑。也有介紹在投加混劑前投加聚丙烯酰胺,會導致對溶膠的保護。國外資料介紹,在水中懸浮物含量超過50mg/L的季節里,聚丙烯酰胺和其他陰離子高分子絮凝劑在一級處理構筑物之前投加較合適,當懸浮物含量較少時,在濾池之前投加較合適,為了使混凝懸浮物來得及形成細小絮狀物,不發生顆粒數量濃度的實際減少(由于聚集)和混凝懸浮物表面性質的惡化,選擇向水中投加混凝劑和絮凝劑的時間間隔,一般在1——4分鐘之間。水的溫度和濁度越低、水的色度越高,則混凝劑和絮凝劑投入的時間間隔應當越長,還應當考慮到水的消毒情況,如果聚丙煅酰胺在加氯前投加,水的消毒程度可能降低,可能會惡化陽離子高分子絮凝劑的工藝性質,因為預加氯可能使陽離子高分子對生物對象消毒過程產生屏蔽作用,和高分子在氧化劑作用下被破壞。
聚丙烯酰胺投加時攪拌條件對絮凝效果影響較大要助凝效果應為在反應池前部——初級絨絮形成時投加為好。
關于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要根據不同的水源水質和凈水工藝特點,通過實驗來確定。國外有關資料介紹,高分子絮凝劑絮凝過程可存在以下規律:(1)當高分子絮凝劑投量保證覆蓋可容覆蓋的因體顆粒表面部位時,可達到*條件;(2)顆粒表面被聚合物分子過飽和,就會導致絮凝惡化,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高分子的自由末端也可以吸附在同一表面上,形成彎曲狀,相領顆粒間的架橋結合數因而減少;(3)當強烈的攪拌到能夠破壞聚合物的結合時,就會發生已絮凝顆粒的散開,如果高分子絮凝劑劑投量少于*投量,則架橋鍵的更弱;(4)聚合物*投量和分散相顆粒表面上容許吸附的面積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南方某水廠認為,對于其污染比較嚴重、污染物品種繁多、PH值和堿度較低的原水而言,非離子型聚丙烯酰胺相對比較適合其的絮凝,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略微遜色,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則效果較差。根據絮凝理論推斷,可能是污染嚴重的枯水期原水濁度比較低,水體中可供架橋的顆粒比較少,先投加液氯消毒,后投加絮凝劑,對陽離子型絮凝劑的結構可能有破壞作用,已投加混凝劑和消毒劑的水體,PH值一般不高于7.0,水體電荷傾向不明顯,陰、陽離子型的聚丙烯酰胺表現不出優勢。
四、丙烯酰胺應用于生活飲用水的凈化處理
聚丙烯酰胺在某公司供水生產已使用多年,對提高絮凝效果、節約礬耗、去除藻類、降低致突變性、提高水質、應付突發水質事故等方面取得明顯的效果。
1、提高絮凝效果,克服枯水期絮體上浮,節約礬耗,降低凈水成本。低溫低濁,相對水中渾濁度成分中,有機物占的比例更大,單投加硫酸鋁和聚合鋁,形成的絮凝體結構松散、輕飄,難以沉淀。投加聚丙烯酰胺0.025--0.05mg/L助凝后,由于其巨大的吸附表面積和優良的架橋能力,使反應生成的絮凝體體積增大,比重增加,沉降速度加快,沉淀池沉淀能力迅速提高,出水濁度大為降低。
投聚丙烯酰助凝后,5分鐘后出水剩余濁度僅為20NTU以下,同等時間內比無投加助凝劑的水樣出水剩余濁度除低20——30NTU。無投加助凝劑的水樣由于原水有機物污染嚴重,絮體輕浮,zui終濁度無法降低,將其放置1小時其剩余濁工也無明顯減少。投加聚丙烯酰助凝提高了絮凝效果,能節約礬耗約25%,產水量不升約5——10%,成本節約約24%。
2、提高水質,去除色度,去除有機物,去除藻類,降低致突變性。由于聚丙烯酰胺助凝效果,出水濁度明顯下降,而有機物和藻類的含量與濁度有極為密切的關系,據專家認為,當濁度降低至0.5度時,水中有機物可去除80%,所以投加聚丙烯酰胺助凝能有效地去除有機污染,提高飲用水水質。色度去除率提高10%以上,除水有機物下降46%以上,藻類去除率上升16——26%。 沉淀池出水致突變性下降,從強陽性變為陽性,證明出水濁度的降低,去除了相當部分有機物,因此改善了出水的致突變性。
五、聚丙烯酰胺應用于飲用水處理的安全性
聚丙烯酰胺本身基本無毒,因為它在進入人體后,絕大部分在短期內排出體外,很少被消化道吸收入。多數商品也不刺激皮膚,只有某些水解體可能有殘余堿,當反復、*接觸時會有刺激性。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認為,PAM及其水解體是低毒或無毒的。PAM的毒性來自殘留的丙烯酰胺單體和生產過程
夾帶的有毒金屬。丙烯酰胺為神經性致毒劑,對神經系統有損傷作用,中毒后表性出肌體無力,運動失調等癥狀。因此各國衛生部門均有規定聚丙烯酰胺工業產品中殘留的丙烯酰胺含量,一般為0.5%---0.05%。應用于水的一般凈化處理時,丙烯酰胺含量0.2%以下,用于直接飲用水處理時,需在0.05%以下。健康衛生組織1985年出生的聚丙烯酰胺標準指出:PAM中殘留AM量控制在0.05%以下并控制用量時,處理后水中的含量將低于0.25ug/L,符合大多數國家的飲用水標準。目前歐美主要國家一般規定,飲用水處理及食品用PAM中殘留AM含量在0.05%以下,并控制PAM用量。
某些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情況就復雜得多,這是因為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引入的氨基類等基團,其毒性往往數十至數百倍地高于陰離子型和非離子型,他們的慢性毒性正進一步研究中。
您感興趣的產品PRODUCTS YOU ARE INTERESTED IN
環保在線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