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流程說明
集中收集而來的污水首*入污水處理系統內的厭氧池,在厭氧池內污水完成水解酸化過程、產乙酸過程。通過水解和酸化過程,提高原污水的可生化性,從而減少后續反應的時間和處理的能耗。
經過厭氧池處理的污水進入缺氧池。缺氧池內利用兼氧微生物來降解廢水中的污染物。從好氧池回流的硝化液含有一定的溶解氧,改變了污水中的溶氧濃度,使污水形成較好的缺氧環境,反硝化菌在缺氧池利用新進入的污水中豐富的有機物作碳源進行反硝化反應,將回流混合液中的大量NO3-N和NO2-N還原為N2釋放至空氣,實現污水的脫氮。
接著污水進入生物接觸氧化池,對污水中的有機物實行進一步的降解。設計采用生物膜法中的生物接觸氧化法作為好氧處理的工序。生物接觸氧化法又稱淹沒式生物濾池,是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復合的生物膜法,池內設有填料,填料上長滿生物膜,經過人工曝氣的污水以一定的流速流過池內填料,通過與生物膜的不斷接觸,在生物膜的作用下,污水得到凈化。在生物接觸氧化池中,通過曝氣設備對池內污水進行適當曝氣,在生物接觸氧化池內進行好氧生化處理。在好氧生化處理中,有機物被微生物進一步生化降解,濃度繼續下降;氨氮被硝化,NH3-N濃度顯著下降,隨著硝化過程的進行,污水中NO3-N的濃度增加;活性污泥中聚磷菌在好氧條件下大量吸收污水中的磷,把它轉化成不溶性多聚正磷酸鹽在體內貯存起來,后通過沉淀池排放剩余污泥達到系統除磷的目的。
在經過接觸好氧反應后,污水中的污染有機物已經被微生物基本消解,進入沉淀池進行沉淀,利用重力沉降將污水中的懸浮顆粒從水中去除,降低污水中懸浮物的濃度。
該池的設置主要是強化預處理的作用,其功能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沉淀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雜質,保證污水提升泵不堵塞卡死,大大延長了提升泵的使用壽命,同時便于沉積物的清理工作,延長后續調節池的有效容積。
二、隔除水中的浮油、浮渣,減輕后續處理負荷。沉砂沉淀池過流孔采用H管形式,管內流速不大于0.2m/s。
火腿腸小型加工污水處理設備——地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活性污泥馴化步驟
1.通過分析確認來水各項指標在允許范圍內,準備進水.
2.開始進入少量生產廢水,進入量不超過馴化前 處理能力的20%,同時補充新鮮水,糞便水及NH4Cl.
3.達到較好處理后,可增加生產廢水投加量,每次增加不超過10~20%,同時減少NH4CL投加量.
4.繼續增加生產廢水投加量,直至滿負荷.滿負荷運行階段,由于池中已培養和保持了高濃度,高活性的足夠數量的活性污泥,池中曝氣后混合液的MLSS達到5000mg/1,此過程同步監測溶解氧,控制曝氣機的運行,并進行污泥的生物相鏡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