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暴風雨引發的劇烈大氣對流會導致水蒸氣進入距地表更高的平流層,“破解”部分臭氧分子。
哈佛大學等機構的專家在一期美國期刊《科學》上報告說,美國夏季的暴風雨會“攪動”距地表zui近的局部大氣對流層,使部分水蒸氣上升進入更高的大氣平流層底部,推動臭氧發生化學反應。臭氧對氯和溴等元素非常敏感,而水蒸氣會把大氣中的氯和溴變成自由基,進而“破解”部分臭氧分子并生成氧氣。是否發生這種“破解”反應取決于大氣溫度和水蒸氣含量。
研究人員指出,盡管這項研究主要基于美國地區收集的數據,但其他中緯度地區也會出現類似情況。此前有研究顯示,類似情況曾在地球南北極上空出現過。
這份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哈佛大學大氣學專家詹姆斯·安德森說,變暖可能使暴風雨更加頻繁,從而提升地球臭氧層如此受損的風險。
臭氧層可以阻擋太陽射向地球的大部分紫外線,保護人類、動物和農作物免受過強的紫外線輻射侵害。研究人員表示,太陽紫外線對地輻射是否會因上述“破解”反應出現變化,還有待長期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