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導活塞式氣體減壓閥設計規范由主閥和導閥兩部分組成。主閥主要由閥座、主閥盤、活塞、彈簧等零件組成。導閥主要由閥座、閥瓣、膜片、彈簧、調節彈簧等零件組成。通過調節調節彈簧壓力設定出口壓力、利用膜片傳感出口壓力變化,通過導閥啟閉驅動活塞調節主閥節流部位過流面積的大小,實現減壓穩壓功能。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先導活塞式氣體減壓閥。
先導活塞式氣體減壓閥設計規范背景技術:
減壓閥是采用控制閥體內的啟閉件的開度來調節介質的流量,將介質的壓力降低,同時借助閥后壓力的作用調節啟閉件的開度,使閥后壓力保持在一定范圍內,并在閥體內或閥后噴入冷卻水,將介質的溫度降低,這種閥門稱為減壓減溫閥。該閥的特點,是在進口壓力不斷變化的情況下,保持出口聽壓力和溫度值在一定的范圍內。減壓閥是氣動調節閥的一個*配件,主要作用是將氣源的壓力減壓并穩定到一個定值,以便于調節閥能夠獲得穩定的氣源動力用于調節控制。氣體減壓閥是一種自動降低管路工作壓力的專門裝置,它可將閥前管路較高的液體壓力減少至閥后管路所需的水平。不過當減壓閥的輸出壓力較高或通徑較大時,用彈簧直接調壓,則彈簧剛度必然過大,使用壽命較短,流量變化時,輸出壓力波動較大,閥的結構尺寸也將增大,造成結構復雜。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壽命較長且結構簡單的先導活塞式氣體減壓閥。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先導活塞式氣體減壓閥,包括主閥及導閥,主閥包括閥體、與閥體固定連接的閥蓋及閥桿,該閥體上設置有介質進口及介質出口,閥體上還設置有主閥座,該主閥座設置有導通介質進口及介質出口的流道,所述的導閥通過中接頭固定連接于閥蓋上部,所述的閥桿穿設該流道設置,所述的閥體上分別設置有左流道及右流道,左流道與介質進口相通,右流道與介質出口相通,且左流道通過氣管與導閥連通,右流道通過氣管與導閥連通,所述的中接頭設置有分別導通閥體與導閥的氣孔,該閥蓋下部設置有活塞,該活塞位于氣孔下部設置,閥桿上部設置于活塞的下部,所述的閥桿外壁套設有主閥,該主閥位于主閥座下部,主閥下部設置有復位機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高壓氣體分兩部分流動,導閥將一部分的氣體降壓,有效的保證了主閥處的降壓強度,大大提高了整體閥門的使用壽命,且結構簡單,易于實現。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復位機構為復位彈簧,該復位彈簧的上端與主閥固定連接,復位彈簧的下端與閥體連接;所述的主閥與主閥座之間采用斜面連接;所述的閥體包括閥體本體及底閥,所述的閥體本體下部設置有通孔,該通孔的軸向外側與底閥固定連接。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采用復位彈簧復位,有效的利用自身的彈力輔助主閥的復位,且設置底閥,當需更換復位彈簧時,只需拆下底閥,更換復位彈簧,操作方便,且結構簡單;且主閥與主閥座采用斜面連接,不易損壞主閥及主閥座,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
減壓閥出廠時,調節彈簧處于未壓縮狀態,此時主閥瓣和付閥瓣處于關閉狀態,使用時按順時針方向轉動調節螺釘,壓縮調節彈簧,使膜片下移頂開付閥瓣,介質由a孔進入活塞上方,活塞在介質壓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動推動主閥瓣離開主閥座,使介質流向閥后,同時由c孔進入膜片下方,當閥后壓力超過調定壓力時,推動膜片上移壓縮調節彈簧。付閥瓣隨之向關閉方向移動,使流入活塞上方的介質減小,壓力也隨之下降,此時主閥瓣在主閥瓣彈簧力的推動下上移,使主閥瓣與主閥座的間隙減小,介質流量隨之減少,使閥后壓力隨之下降到新的平衡,反之當閥后壓力低于調定壓力時,主閥瓣和主閥座間隙增大,介質流量隨之增加,使閥后壓力隨之增高達到新的平衡。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先導活塞式氣體減壓閥設計規范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不易損壞主閥及主閥座,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且閥體與閥蓋之間采用螺釘連接,底閥與閥體本體采用螺釘連接。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先導活塞式氣體減壓閥設計規范權利要求
1.一種先導活塞式氣體減壓閥,包括主閥及導閥,主閥包括閥體、與閥體固定連接的閥蓋及閥桿,該閥體上設置有介質進口及介質出口,閥體上還設置有主閥座,該主閥座設置有導通介質進口及介質出口的流道,所述的導閥通過中接頭固定連接于閥蓋上部,所述的閥桿穿設該流道設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體上分別設置有左流道及右流道,左流道與介質進口相通,右流道與介質出口相通,且左流道通過氣管與導閥連通,右流道通過氣管與導閥連通,所述的中接頭設置有分別導通閥體與導閥的氣孔,該閥蓋下部設置有活塞,該活塞位于氣孔下部設置,閥桿上部設置于活塞的下部,所述的閥桿外壁套設有主閥,該主閥位于主閥座下部,主閥下部設置有復位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先導活塞式氣體減壓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位機構為復位彈簧,該復位彈簧的上端與主閥固定連接,復位彈簧的下端與閥體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先導活塞式氣體減壓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閥與主閥座之間采用斜面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先導活塞式氣體減壓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體包括閥體本體及底閥,所述的閥體本體下部設置有通孔,該通孔的軸向外側與底閥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先導活塞式氣體減壓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體包括閥體本體及底閥,所述的閥體本體下部設置有通孔,該通孔的軸向外側與底閥固定連接。
活塞式氣體減壓閥是采用控制閥體內的啟閉件的開度來調節介質的流量,將介質的壓力降低,同時借助閥后壓力的作用調節啟閉件的開度,使閥后壓力保持在一定范圍內,并在閥體內或閥后噴入冷卻水,將介質的溫度降低,這種閥門稱為減壓減溫閥。
安裝說明
①為了操作和維護方便,該氮氣減壓閥一般直立安裝在水平管道上,橫向安裝須特別說明。
②安裝時應注意使管路中介質的流向與氮氣減壓閥休上所示箭頭的方向一致。
③為了防止氮氣減壓閥后壓力超壓,應在離閥出口不少于4M處安裝一個安全閥
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先導活塞式氣體減壓閥,包括主閥及導閥,主閥包括閥體、與閥體固定連接的閥蓋及閥桿,閥體上還設置有主閥座,導閥通過中接頭連接于閥蓋上部,閥桿穿設該流道設置,閥體上分別設置有左流道及右流道,左流道與介質進口相通,右流道與介質出口相通,左流道通過氣管與導閥連通,右流道通過氣管與導閥連通,中接頭設置有分別導通閥體與導閥的氣孔,閥蓋下部設置有活塞,活塞位于氣孔下部設置,閥桿上部設置于活塞的下部,閥桿外壁套設有主閥,主閥位于主閥座下部;本實用新型在于,將高壓氣體分兩部分流動,導閥將一部分的氣體降壓,有效的保證了主閥處的降壓強度,提高了整體閥門的使用壽命,且結構簡單,易于實現。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