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新德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污水處理設備>>實驗室污水處理設備>> 蘇州實驗室 污水處理設備
蘇州實驗室 污水處理設備:
1.1.2 試驗用絮凝劑
聚合氯化鋁為工業級粉狀固體,生產廠家為鄭州市銀河水處理材料廠;粉煤灰基復合高分子聚硅酸鋁鐵絮凝劑(質量分數10%)為自制。
1.1.3 試驗水樣
屠宰及肉類加工廢水:取自豫北某牛肉屠宰加工廠,原水水質見表1。
1.jpg
1.2 試驗方法與設計
試驗采用燒杯混凝實驗法。實驗步驟:將水樣搖勻,用燒杯取1000mL,開啟自動攪拌器,設定攪拌轉速為60r/min,先加入試驗規定量的絮凝劑,間隔30s再加入1濃度的PAM溶液1mL,攪拌1min,靜置沉淀30min,取上清液為待測水樣。
評價指標為廢水的COD、SS、氨氮、總磷,指標的分析均選用國家標準方法。
1.3 試驗結果
針對表1水樣,用自制聚硅酸鋁鐵絮凝劑進行不同加藥量的混凝試驗,同時用聚合氯化鋁按企業實際應用的投加量做混凝試驗,試驗結果見表2。
2.jpg
對表2的試驗結果進行分析,由圖1可以看出,對于牛肉屠宰加工廢水,自制聚硅酸鋁鐵絮凝劑有較好的處理效果,且隨著投加量的增加,各項污染指標去除率均隨著提升,其中總磷的去除率在絮凝劑投加量500mg/L時超過了80%。從經濟及處理效果綜合考慮,300mg/L為自制絮凝劑的理想投加量。由圖2可以看出,與投加量300mg/L的聚合氯化鋁混凝試驗對比,自制聚硅酸鋁鐵絮凝劑除氨氮去除效果稍差外,COD、SS、總磷去除效果均優于聚合氯化鋁。
蘇州實驗室 污水處理設備:
自制聚硅酸鋁鐵絮凝劑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尤其是對磷的去除優于聚合氯化鋁,是因為其整體帶正電荷,能與水中帶負電荷的磷酸根類膠體物質發生中和作用壓縮雙電子層,使膠體粒子脫穩而從水中去除;同時絮凝劑中的Fe-OH、Al-OH等基團與水中的磷酸根等作用生成沉淀,該沉淀在沉降過程中還能吸附不易沉淀的其他懸浮物,發揮網捕卷掃作用。聚硅酸鋁鐵絮凝劑絮凝沉淀過程是電中和、壓縮雙電層、吸附架橋和網捕卷掃多種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
2、現場試驗
2.1 試驗現場條件
豫北某牛肉屠宰加工廠每日產生的廢水總量為3000m3,平均125m3/h。
廢水處理流程:生產廢水—機械格柵—隔油池—集水調節池—混凝反應池—一沉池—UASB厭氧—A/O好氧—二沉池—深度處理—三沉池—濾池—達標外排。
其中,混凝沉淀系統主要設施及設備配置見表3。
5.jpg
2.2 試驗設計
首先將自制聚硅酸鋁鐵絮凝劑及聚丙烯酰胺在藥劑桶中溶解,用加藥計量泵按聚硅酸鋁鐵300mg/L、聚丙烯酰胺1mg/L的投加量投加到混凝反應池中。分別在混凝反應池進口和一沉池出口設置取樣點,每隔2h取1次樣,連續24h取樣檢測。
2.3 試驗結果
自制聚硅酸鋁鐵絮凝劑工業化實際應用試驗樣品檢測數據見表4。
的樣品檢測數據進行分析,由圖3~圖6可以看出,自制聚硅酸鋁鐵絮凝劑在投加量300mg/L時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良好,出水水質指標平穩,COD、SS、氨氮、總磷的平均去除率為46.2%、57.0%、32.4%、66.2%。由此可以說明,實驗室確定的理想投加量比例(300mg/L)可以放大應用到工業化生產實際,處理效果雖然比實驗室燒杯試驗稍差,但能滿足企業廢水處理系統混凝沉淀單元的工藝技術要求,且二沉池出水總磷即可實現達標。
3、效益分析
目前,該公司廢水處理系統絮凝劑使用的是聚合氯化鋁,購買價格1800元/t,投加量為300mg/L,噸水費用為0.54元;由于總磷不達標,需在深度處理單元投加除磷劑,噸水投加費用為0.55元,兩項合計噸水費用為1.09元。采用等量的自制絮凝劑代替聚合氯化鋁,如自制絮凝劑市場售價按每噸2500元計算,則噸水費用為0.75元;由于二沉池出水總磷達標,不需另加除磷劑進行深度處理。兩項比較,噸水可節約費用0.34元,按每年生產天數340d計算,年可為該公司節約費用達34.68萬元。
4、結論
1)對于牛肉屠宰加工廢水,自制粉煤灰基復合高分子聚硅酸鋁鐵絮凝劑有較好的處理效果,且隨著投加量的增加,各項污染指標去除率均隨著提升,其中總磷的去除率在絮凝劑投加量500mg/L時超過了80%。
2)從經濟及處理效果綜合考慮,300mg/L為自制聚硅酸鋁鐵絮凝劑的理想投加量。用等量聚合氯化鋁進行類比試驗,自制絮凝劑除氨氮去除效果稍差外,COD、SS、總磷去除效果均優于聚合氯化鋁。
3)經生產性試驗證明:自制絮凝劑的理想投加量比例(300mg/L)可放大應用到生產實際,處理效果能滿足試驗廢水處理系統混凝沉淀單元的工藝技術要求。
4)通過費用核算,與聚合氯化鋁相比,采用自制粉煤灰基復合高分子聚硅酸鋁鐵絮凝劑,噸水可節約藥劑費用0.34元。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