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污水處理設備點擊咨詢詳情首先經過前期預處理的冷軋廢水進入配水槽,由配水槽均勻地分配至生物接觸氧化池中A、B池中。A池中的廢水生化反應的路徑為:廢水從A1池擋墻底部預留孔洞流入A2池,再從A2池右側的擋墻頂部翻出流至A3池,水流從A3池右側擋墻底部預留孔洞流至A4池。池底敷設的曝氣設施一方面為接觸氧化池內的微生物提供氧氣,進行好氧生化反應,另一方面起到攪拌水流的作
河道污水處理設備點擊咨詢詳情
鋼鐵廠冷軋機組生產過程中產生各類廢水,主要包括酸性廢水、堿性廢水、含油廢水、乳化液廢水、平整液廢水以及含鉻廢水等,廢水成分極為復雜,并且含有大量大分子有機物、難降解有機物。2012年10月1日,國家頒布實施的《鋼鐵工業(yè)水污染排放標準》(GB13456-2012)表3特別排放限值(CODCr≤30mg/L)對鋼鐵廢水的化學需氧量(CODCr)含量提出了極為嚴格的限制。為滿足目前鋼鐵行業(yè)越來越嚴格的廢水排放標準,人們需要采用一種成熟、穩(wěn)定的處理方法。
對于廢水中可溶性的CODCr,因生化處理運行維護方便,不需要額外投加各種藥劑,處理穩(wěn)定,運行費用低(一般0.5~0.8元/m3),因而該工藝經常用于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的CODCr降解處理。生化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類,根據工程經驗,冷軋廢水處理的成熟方法是生物膜法中的接觸氧化法。考慮到冷軋廢水量不穩(wěn)定、含大分子有機物難以降解,pH、溫度等參數均不能滿足直接生化處理的條件,因此,廢水收集后,首先需要設置調節(jié)池調節(jié)水量、均衡水質,然后經過一系列的物理、化學預處理,調整pH為6~9,溫度在25~35℃,并去除大部分高濃度
中,一級高密度澄清池工藝流程為:首先生物接觸氧化池的出水流入前混合池,在前混合池中與投入的PAC進行混凝反應,之后出水進入絮凝池,在絮凝池中投加絮凝劑PAM,發(fā)生絮凝反應的廢水進入沉淀濃縮池進行泥水分離,清水由該池內上部的斜管頂部流出,排至溢流口出水,污泥沉淀至污泥濃縮區(qū),并由底部的刮泥刮渣機排至泥斗。混凝劑、絮凝劑的投加,增大了生物接觸氧化池出水中脫落生物膜的絮體,有利于活性污泥的沉淀。另外,大的多孔絮體通過吸附架橋作用又進一步吸附去除生物接觸氧化池出水的CODCr。
本工程中設計的高密度澄清池池體為鋼筋混凝土,內涂樹脂玻璃鋼防腐,包括前混合池、絮凝池和沉淀濃縮池,總體尺寸為17.4m×16.3m×7.0m,其中,絮凝池和沉淀濃縮池為兩組并聯。為保證高密度澄清池的沉淀效果,正常運行狀態(tài)下,沉淀濃縮池表面負荷設計值為4m3/m2/h,最不利狀態(tài)下,只有一組沉淀池運行時,表面負荷為8.0m3/m2/h。
、難降解有機物,將大分子分解為小分子,同時適當降低生化系統容積負荷,提升后續(xù)生物處理系統的穩(wěn)定性,之后較低濃度的廢水進入生化處理階段,經生化處理后,CODCr出水值不高于30mg/L。
一般典型的生化處理方法為生物接觸氧化池+混凝+絮凝+斜板沉淀池+過濾器,可以達到較好的處理效果。本項目中由于場地有限,考慮將混凝+絮凝+斜板沉淀池改為高密度澄清池,節(jié)省土建造價并節(jié)約用地。
1、工藝介紹及其特點
1.1 生物接觸氧化池的簡單介紹及其特點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好氧生物膜污水處理方法,該系統由浸沒于污水中的填料、填料表面的生物膜、曝氣系統和池體組成。
該方法的優(yōu)點為:污泥齡長,適合降解難處理的污染物;接觸氧化池內設有填料,生物量大,耐沖擊負荷,容積負荷較高;產生的剩余污泥量少,適應于低濃度污水處理。根據接觸氧化池相關資料及工程經驗,工程設
流水;三是,最終尾礦產生的廢水;四是,精礦漿使用過后產生的回水。由于最近幾年國家對環(huán)保較為重視,所以現在各企業(yè)都將面臨廢水和廢氣怎樣安全達標排放的問題。為確保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就必須對磷礦選礦廢水進行處理。
2、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處
加入石灰后會生成一定量的懸濁物,通過泵打入濃密機加入一定量的絮凝劑進行分離,底沙打入庫區(qū)進行沉積,檢測溢流水pH在11左右,未達到排放標準,需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進行調節(jié),使PH達到6~9才能達到排放標準,同時檢測總磷是否合格,總磷在0.5mg內,提高磷礦選礦的處理質量。
在相關的儀器和試劑的使用過程中,要保障其適量使用,避免在分離的過程中,化學試劑過量導致水污染。儀器的選擇需要保障其有效的分離效果,保障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能夠有效將廢水中的大分子有害物質直接分離,加強廢水的處理效果。在磷礦選礦廢水的處理過程中,加強磷礦選礦中的處理質量,保障企業(yè)在廢水處理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提高水處理效果。經過處理的廢水要進行檢測,保障水質能夠有效達到安全排放標準,提高磷礦選礦廢水處理效率,為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提供良好的發(fā)展效果。
3.4 廢水處理時間變化
河道污水處理設備點擊咨詢詳情在水處理的過程中,為保障企業(yè)在生產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提高廢水處理質量,廢水的處理過程中隨著時間的變化,水處理的效果也在不斷的變化。在水處理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發(fā)展,水處理過程中對相關物質的處理能力逐漸降低。在到達一定的時間時,其處理質量趨于平緩,在水處理的過程中,為保障其處理效果,掌握廢水中有害物質含量,合理運用相關試劑,保障企業(yè)污水的處理質量。經過處理的水需要將有關的物質全面去除,保障磷礦選礦廢水治理效果,為企業(yè)發(fā)展提供有效的發(fā)展動力。
4、磷礦選礦廢水對環(huán)境的危害
磷礦石的多樣性決定了磷礦選礦廢水的復雜性,一般而言,磷礦浮選廢水的pH、SS、P、S、F等大大超出了國家工業(yè)廢水二級標準(PH:6~9,SS:200mg/l,TP1.0mg/l,S:1.0mg/l,F:10mg/l)。廢水的PH值通常大于9.0,直接排入水體會使其PH值發(fā)生變化,抑制細菌和微生物的生長,妨礙水體自凈,嚴重者還會腐蝕船舶和水工建筑物,破壞正常的生態(tài)循環(huán)。所用的浮選藥劑有的是含有苯環(huán)的化合物,在水中殘存時間長,不易被自然的微生物所降解,對水體微生物極其有害;捕收劑主要是脂肪酸類物質,具有油性,直接排放會阻礙空氣進入水體,使水體缺氧惡化;浮選時加入酸作為抑制劑,與原礦中的鈣、鎂等離子結合會使水質硬化;廢水中還含有鐵、鋁、鎂等少量金屬化合物而產生的金屬污染;磷元素的存在也會導致水體產生富營養(yǎng)化。
理措施
將生產過程中由于跑、冒、滴、漏以及衛(wèi)生清理產生的廢水通過邊溝排放到事故池,然后,通過泵打到尾礦庫區(qū)進行處理。
將精礦、尾礦濃密回水打入高位水池進行選礦循環(huán)利用。
磷礦尾礦是通過管道輸送到尾礦庫區(qū)進行儲存,經過一定時間的澄積,將上層廢水排入環(huán)保處理站進行處理。
將精礦漿使用過后的回水進入高位水池進行循環(huán)利用。
3、磷礦選礦廢水處理方法
3.1 磷礦選礦廢水的組成
我國磷礦資源豐富但多屬于貧質膠磷礦,因而選礦過程中要求磨礦細度高、浮選藥耗大,造成浮選廢水量大且成分復雜,磷礦選礦生產過程中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如果廢水不加處理直接排入水體,不僅會對礦區(qū)周邊環(huán)境造成惡化,還會引來周邊農民的種種協調問題,為企業(yè)工作的推進帶來一定的影響。同時在廢水的處理過程中,需要加入其它化學試劑,在排放的過程中也成為企業(yè)廢水的組成。在廢水的處理過程中,水中加入的化學試劑也需要進行處理,保障磷礦選礦中的廢水能夠得到有效的處理。
3.2 磷礦選礦廢水的回水利用
根據磷礦浮選工藝要求和廢水的性質,對廢水按浮選作業(yè)分別循環(huán)回用工藝進行了試驗研究,基本達到回水的利用,即。該工藝既阻止了廢水對環(huán)境的潛在污染,降低了浮選藥劑消耗,又充分利用了水資源。但目前企業(yè)回水量較大,高位水池容積有限,所以我們把尾礦庫區(qū)的廢水,一部分進行選礦循環(huán)利用,另一部分經過處理進行排放。
計采用二級生物接觸氧化法較為合適。
1.2 高密度澄清池的簡單介紹及其特點
高密度澄清池是由法國得利滿公司開發(fā)研制并獲得的一種泥水分離工藝,由前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濃縮池和出水流槽組成,其特點為:表面負荷高,一般在4m3/m2•h以上,占地面積小,對浮油有一定的去除效果,產生均質絮凝體及高密度礬花;沉淀速度快;有效地完成污泥濃縮;出水水質好;抗沖擊負荷能力強,不容易受突發(fā)沖擊負荷的變化而變化。
2、生化處理方法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
本項目中冷軋廢水處理量300m3/h,經過預處理后,生物接觸氧化池進水的CODCr為60~110mg/L,平均值75mg/L,本項目采用兩級處理方式,即一級生物接觸氧化—一級高密度澄清池—二級生物接觸氧化—二級高密度澄清池,經過處理后,目標出水水質CODCr可滿足不高于30mg/L的要求。生物接觸氧化池產生的污泥和高密度澄清池產生的剩余污泥進入污泥濃縮池集中統一處理。
2.1 生物接觸氧化法去除冷軋廢水中有機物機理分析
冷軋廢水經過預處理后去除了大量高濃度、難降解的有機物,并將未去除的有機物大部分分解為小分子、可降解的有機物,但廢水中仍含有少部分不可降解的有機物,并且成分復雜。總體來講,進水中的有機物濃度較低,經測定,CODCr平均為75mg/L。因此,在污染物濃度較低的情況下,活性微生物分解有機物遵循污染物一級反應動力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