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設備 污泥處理設備 水處理過濾器 軟化水設備/除鹽設備 純凈水設備 消毒設備|加藥設備 供水/儲水/集水/排水/輔助 水處理膜 過濾器濾芯 水處理濾料 水處理劑 水處理填料 其它水處理設備
成都宏洲濾布貿易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八方牌封包機GK35-2C配件 八方牌,集自動開機、停機、自動剪切線辮功能于一體,具有良好的使用壽命等特點
四川成都 八方牌封包機 GK35-2C配件
八方牌,集自動開機、停機、自動剪切線辮功能于一體,具有良好的使用壽命等特點。適用于糧食、化工、港口、等企業的面粉袋、麻袋、塑料編織袋等盛滿物品的封包之用。
主要技術參數
較高縫紉速度:2000r.p.m.
較大縫紉厚度:8mm
針跡調節范圍:6.5~11mm
縫紉線跡型式:雙線鏈式401
縫線規格:21s/5;20s/3滌淪線
壓腳提升高度:11-16mm
機針型號:80800×250#
皮帶輪直徑:φ114mm
線辮切刀型式:電控氣動式
電機型式:電磁制動
電機功率:370w
機器重量:31kg
GK35-2C型封包機的調整及維護
GK35-2C型封包機(即工業縫紉機)廣泛用于糧食、制糖、港口等行業各類盛裝物袋(塑料編織袋、布袋、牛皮紙袋、麻袋)的封包縫紉。其技術狀態好壞直接影響到全自動包裝線能否正常運行,因此封包機的調試及維護工作十分重要。
1、調整技術封包機主要調整部位為彎針、針桿、送料機構、輸線機構、機針、壓腳壓力、剪刀機構(切刀)等。
1.1彎針的調整為確保勾線成功,必須調整好彎針與機針的相對位置。
1)彎針“吃勢”的調整(彎針擺動定位)首先測量彎針小連桿2球孔中心距是否為69.6~70.2mm,再用手順時針轉動皮帶輪,使彎針在右極(向右退足)針尖至機針中心的距離為8mm,若不符,可放松彎針外曲柄上的2只螺釘來進行左右移動的調整。調整時應用手夾緊外曲柄與內搖桿,使之無竄動。
2)彎針軸向間隙的調整(前后位置定位)彎針與機針的軸向間隙為0.08~0.13mm。如果間隙過大,在縫紉過程中容易出現跳針及彎針不能勾線等現象;間隙過小,在縫紉厚料或操作不當(硬拉)時,將導致機針偏斜刺料,或出現互相擦碰,同樣也會產生彎針不能勾線及跳針現象。調整方法是,首先檢查彎針的2個緊定螺釘是否頂緊彎針柄部的扁身,再略旋松彎針小偏心搖桿的螺釘進行前后擺動的調整。調整時小偏心連桿應在彎針小偏心中心。
1.2針桿的調整
1)機針的安裝機針應挺直,針尖鋒利,針眼無毛刺,無明顯磨損。如機針不符合上述要求則應更換。裝機針時必須把針眼處的凹形面朝向前方(縫料送出方向),機針柄必須插到底,再鎖緊針桿螺母。
2)針桿的高度調整應配合彎針運動位置而調節。調節方法為先用手順時針轉動帶輪,使彎針與機針交合時彎針尖超出機針左邊1~1.5mm,機針孔的上方須和彎針的底邊基本齊平,若不符,則可稍松機針桿聯軸節上的螺栓進行調整。因為兩者有著相互配合動作的運行規則,使之完成刺料、勾線、成環的工作過程,所以上述彎針、機針兩者的調整應同步進行。
1.3送料機構的調整
1)針距長度的調整根據用戶的要求在6.5~11mm的范圍內進行調節。調整方法是,先松開緊固在送料連桿上的厚螺母,通過牙架座扇形槽中的針距調節螺釘作上下移動的調節,送料連桿下降使針距加大,上升則使針距縮小,調至所需針距后務必擰緊調節螺釘上的螺母;同時應調整護針塊和機針的間隙,基本尺寸為0.08~0.13mm。需要注意的是,調到大于原來的針距時應先把護針塊向底調平,待調成所需針距后,再調好間隙。
2)送料牙的高度該高度根據包裝袋材料的質量及厚度來確定,送料牙通常高出針板上平面的尺寸為1.8~2.2mm。送料牙調節過高會與針板相擦,出現倒送縫料與線辮倒抽現象。
1.4輸線機構的調整
1)縫線張力的調整面線(上線)、底線(下線)的縫線張力是由2只夾線器調節的,通常縫線張力是面線大于底線,調整夾線器要根據初縫時線跡的松緊來進行。調整張力后線跡若仍偏緊或偏松時,應調整面線的線量調節桿與底線的彎針挑線機構。
2)輸線時間與輸線量的調整底線、面線的輸線時間與輸線量的調整是由線量調節桿與彎針挑線機構控制的,必須根據縫料厚度的變化與針距的調整作相應的調整。面線的輸線量由線量調節桿上下位置的調節來調整,底線的輸線量與收輸線時間由彎針挑線機構來調整。彎針挑線的主要工作循環通過動片的左右擺動,使底線在動片的圓角處起到收線、放線的作用,其調整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縫紉的質量及線跡的美觀。調整時擰松外曲柄上的螺釘使動片上下調整,動片調上可延遲底線的釋放時間,反之底線則提前釋放。一次調整后要看釋放底線的時間及彎針成環情況及線跡是否美觀,面線、底線松緊是否基本一致等。
1.5壓腳壓力的調整壓力的大小取決于縫料的厚度,縫薄料時須減小壓力,反之,則增大壓力。當縫料推送順暢,針跡均勻時,切勿再增大壓力,以緩減機件磨損。調節壓力時旋進2只調壓螺套可增大壓力,旋出則減小壓力。
1.6剪刀(切刀)機構的調整該機的線辮切刀由機械裝置驅動。切刀定片由螺釘固定在車殼底座前端的斜槽中,切刀動片由螺釘固定在剪刀架槽中隨機器運轉而往復動作。切割時動片刀刃應超過定片刃0.5mm。調整時擰松調節螺釘,調至符合要求后重新擰緊。切刀定片與切刀刀尖應高于針板下平面0.3~0.5mm。切刀動片和切刀定片之間的側向壓力是由彈簧產生的,其大小應根據切割線辮時的實際需要而定。擰松彈簧擋圈螺釘作減小或增大壓力的調節,調好后重新擰緊螺釘。
2、故障處理常見故障有斷線、跳針、斷針、線跡不勻、送料呆滯、機器沉重、噪聲大等。各種故障現象及其處理辦法如下。
2.1斷線
(1)線路穿錯或縫線卡住:重新穿線或進行調整。
(2)縫線質量差:采用拉力強度好的縫線,可用20s/3滌綸線。
(3)縫線張力過緊及輸線量不足:縫線緊時應放松夾線器的壓力,輸線量不足時應適當調高線量調節桿或挑線動片,使縫線有一定的放線長度。
(4)機針深度過低:按說明書進行調整。
(5)彎針與機針的運動位置相配不正確,彎針與機針的運動時間不相配,使彎針形成的三角線環不佳,導致機針套三角線環與收線不好而纏線后斷線:按說明書上的機針與彎針相配合的正確位置進行調整。(6)機針柄沒有插到底:機針是易損件,需經常更換,如果換針時草率操作,沒有把機針柄插到底,就使機針位置加深而斷線,應檢查調整。2.2跳針(脫環)
(1)機針凹形面反裝、裝偏及與彎針配合間隙過大或過小:機針凹形面裝偏,機針與彎針配合間隙過大,都會造成彎針勾不住面線而跳針。機針凹形面裝反、裝偏、間隙過小容易使彎針與機針相碰,也會勾不住線而產生跳針現象。機針的正確安裝為凹形面朝前與彎針運動方向相平,機針與彎針的間隙為0.08~0.13mm。
(2)機針彎曲:縫紉厚料或操作時強拉硬扯都會造成機針彎曲,而機針彎曲容易出現跳針等不良現象。縫厚料時應保證護針塊的正確間隙;用正確的方法操作。
(3)機針與彎針運動位置配合不協調:檢查機針與彎針的運動位置,并按說明書的要求進行重新調整。
(4)彎針挑線動片位置過低:彎針挑線動片位置過低會產生過早釋放底線,應提高挑線動片的高度,延遲釋放底線。
(5)機針過高:調整針桿深度,使彎針勾住面線。
(6)縫線張力過小:檢查線跡,調節夾線器,面線稍緊底線松。
(7)針桿軸套松:用專用打棒更換軸套。
2.3斷針
(1)機針與彎針、護針塊相碰:保證機針與彎針、護針塊配合間隙為0.08~0.13mm。
(2)機針彎曲:調整護針塊的配合間隙,縫紉時不得強拉硬扯。
(3)縫線張力過緊,導致機針彎曲與彎針相碰而斷針:均勻調松夾線器張力。
(4)輸送機速度過快或硬拉縫料,造成機針彎曲而斷針:及時調整輸送機與封包機的匹配速度;縫紉時操作工不得硬拉縫料。
2.4線跡不勻
(1)送料牙過低或齒牙磨損:調整送料牙高度,齒尖應高出針板上平面1.8~2.2mm,齒牙磨損較大時應更換送料牙。
(2)輸線時間不協調或輸線量不正確:上下調整線量調節桿或動片,同時夾線器應配合調整。
(3)送料牙與壓腳配合平度差:更換送料牙或壓腳。
2.5送料呆滯
(1)送料牙過低磨損齒牙:調整送料牙高度,齒牙磨損過大則應更換。
(2)壓腳壓力過小:旋入兩壓桿調節螺套,增加壓腳壓力。
(3)送料偏心緊定螺釘松動:拆開送料連桿,擰緊緊定螺釘、螺母。2.6機器沉重
(1)傳動帶過松:適當調緊。
(2)運動部位缺油或積污導致咬緊:檢查各潤滑點并清除污物,加注潤滑油或更換損壞的零部件。
2.7噪聲大
(1)傳動組件配合間隙過大:立即更換零件或調整間隙。
(2)固定螺釘、螺母松動:檢查各部位組件之間是否松動與相碰,上緊各緊固螺釘、螺母。
(3)部位缺油:檢查各油路,清除油路內塵埃并注入潤滑油。
(4)裝配組件配合間隙過大,在調試與維修時未注意組件的配合間隙,間隙過大導致軸向竄動而產生噪聲:調整擋圈、外曲柄、軸套等組件的配合間隙.
您感興趣的產品PRODUCTS YOU ARE INTERESTED IN
環保在線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上傳附件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