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產品關鍵字:
肺炎衣原體感染實驗室診斷與結果分析
點擊次數:285 發布時間:2012-4-28
肺炎衣原體(chlamydia pneumonia,Cpn)第1個代表菌株TW—183株,是1965年從一名中國臺灣兒童的眼結膜分離出來的,1983年又自美國一位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部分離出另一株衣原體定名為AR-39。后又發現這兩株衣原體為同一菌株,命名為TWAR。該菌具有嚴格的細胞內寄生特點,不但常引起肺炎,支氣管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而且和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患的發病有關,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病因學] 肺炎衣原體過去稱為中國臺灣急性呼吸道病原體。該病原體與鸚鵡熱和沙眼衣原體有相同的屬特異性抗原,而其他特異性抗原血清學特征卻不同。通常DNA雜交試驗和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分析確認其為不同于沙眼和鸚鵡熱衣原體的第3種衣原體。
[實驗室診斷]
1.特異性檢查
(1)病原體分離與培養。
(2)肺炎衣原體抗原檢查:
①熒光免疫試驗;
②ELISA;
③PCR技術;
④核酸雜交技術。
(3)肺炎衣原體抗體檢測。
2.非特異性檢查
①血常規檢查;
②紅細胞沉降率。
[結果分析與判斷]
1.病原體分離與培養 雞胚或細胞組織培養,難度大,因陽性率低已少用。常用*采樣,自下呼吸道采集標本陽性率高,是確診本病的可靠方法。
2.肺炎衣原體抗原檢查
①熒光免疫試驗是快速診斷試驗,但敏感性不高。多克隆抗體有屆特異性,不能區分是肺炎衣原體或其他衣原體感染。以熒光標記的種特異性McAb可識別肺炎衣原體或胞漿內包涵體,特異性和敏感性均較高,但熒光顯微鏡質量和操作熟練程度會影響檢測結果。
②ELISA是檢測標本中肺炎衣原體抗原簡便快速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與細菌有交叉反應,可出現假陽性。
③PCR血清學檢查以識別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片段的套式PCR檢測痰肺炎衣原體抗原,獲得較好效果,可能是今后檢測的主要方法。
④核酸探針檢測衣原體特異性較強,但敏感性不高。常用于PCR擴增結果的確定,以提高肺炎衣原體診斷的敏感性。
3.肺炎衣原體抗體檢測 微量免疫熒光試驗是zui常用的方法。以Cpn EB為抗原的間接免疫熒光抗體法檢測特異性IgM及IgG抗體,診斷標準是IgM抗體滴度≥1:16或IgG抗體≥1:512,或急性期及恢復期雙份血清IgG抗體4倍以上增高者均可診斷為急性感染,IgM抗體陽性可作早期診斷。如IgG抗體滴度為1:16~l:512,則為既往感染。本方法特異性及敏感性均高,具有型特異性,可用于診斷并能區分原發感染和再感染。
4.非特異性檢查 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多正常,ESR多增快。
本病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與病毒性肺炎、支原體肺炎及鸚鵡熱衣原體肺炎、沙眼衣原體肺炎等其他肺炎難以鑒別,故對肺炎及上述臨床表現者,尤其是對用β內酰胺類抗生素無效者,應考慮本病,需做病原學或血清學檢測來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