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拉力計工作原理
推拉力計分兩種,一種是數顯式推拉力計,一種是指針式推拉力計,那么對于它的原理你知道是怎么樣的嗎?
推拉力計的工作原理是根據:胡克定律F=kx。寫作: F=k.x
其中:“F",表現彈簧的彈力,彈力是彈簧產生形變時對施力物的作用力。
“x",是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注意“x"是以彈簧無形變時的長為基準,即x=x'-x0或x=x0-x'。
“k",叫彈簧的勁度指數,它描寫單位形變量時所發生彈力的大小,k值大,闡明形變單位長時須要的力大,或者說彈簧“硬"。k跟彈簧資料、是非、粗細等都有關系。k的國際單位是牛/米。
假如將幾個同樣的數顯推拉力計串聯或并聯起來后,這個新的彈簧的勁度指數不再是本來的勁度指數。設兩個勁度指數都是k的彈簧串聯后的勁度指數為k1,則有F=k1·x,由于a點的彈力也為F,所以對彈簧1可寫兩個勁度指數都是k原長雷同的彈簧并聯時的勁度指數為k2,則有F=k2·x 數變小,并聯后的變大。
推拉力計利用金屬的彈性制成標有刻度用以測量力的大小的儀器,謂之“測力計"。測力計有各種不同的構造形式,但它們的主要部分都是彎曲有彈性的鋼片或螺旋形彈簧。當外力使彈性鋼片或彈簧發生形變時,通過杠桿等傳動機構帶動指針轉動,指針停在刻度盤上的位置,即為外力的數值。有握力計等種類,而彈簧秤則是測力計的的一種。 用測力計豎直吊起物體,當彈簧測力計和物體均靜止時,說明物體受平衡力,即重力與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是相等的.物體對測力計的拉力與測力計對物體的拉力互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讀數就是被測物體的重力.根據胡克定律,F=k·X,受力與彈簧伸長量成正比,。庫侖扭秤:懸絲的扭力能夠為物理學家提供一種精確地測量很小的力的方法。扭轉力矩與懸絲的扭轉角成正比,與懸絲直徑的4次方成正比,與懸絲的長度成反比。庫侖扭秤的主要部分是一根金屬細絲,上端固定,下端懸有物體,在外力作用下物體轉動,使金屬絲發生扭轉,測量出扭轉角度,就可以根據扭轉定律算出外力。
我們平常多見的是百分表式推拉力計。
該裝置主要由砝碼、機架、升降機構組成。
①機架采用3mm厚的A3鋼板折彎后焊接制成,尺寸為:高1080mm,寬400mm,長500mm。在測試中如何保證推拉力計和被測砝碼處于統一軸線上至關重要。鑒于此,我們對框架上的轉接板進行了*的設計,詳見圖三。
以圖中側面的圓孔為圓心,可使轉接板進行5°以內的轉動,以保持框架相對于被測儀器的水平。
②升降機構采用千斤頂推動砝碼升降。在進行重復性測試的時候,可以大大減輕工作中的勞動強度。
③試驗用標準砝碼是采用定制的專用砝碼,其規格如下:
不銹鋼增砣F2級,共10kg
20kg不銹鋼增砣F2級,Φ178mm,缺口槽10mm
10kg不銹鋼增砣F2級,Φ178mm,缺口槽10mm
不銹鋼增砣架Φ8mm,桿長450mm(不含鉤子),圓盤直徑120mm,重量1.5kg
根據公式 1kg=9.8N 進行換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