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設備檢修安全是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涉及高風險作業,需系統化、標準化管理。
以下是關鍵安全要點的總結:
一、檢修前準備
組織與計劃
成立檢修指揮部,明確各部門職責(生產、安全、設備、消防等)。
制定詳細檢修方案,包括風險分析(JSA/JHA)、應急預案、進度安排。
開展全員安全教育,重點培訓作業風險、防護措施、應急處置。
安全檢查
確認設備停機狀態,檢查電氣隔離、管道閥門狀態、殘余物料處理情況。
檢查工器具安全性(防爆工具、檢測儀器等)。
二、停車階段安全技術處理
規范停車操作
嚴格執行停車方案,避免急停導致設備變形或介質泄漏。
泄壓時控制速率,防止壓力驟降引發設備損壞。
物料清理與隔離
排空物料,禁止直接排放至環境或下水道,需回收或無害化處理。
對易燃易爆、有毒介質管道采用“雙切斷+盲板"隔離(盲板編號管理)。
特殊設備注意事項
高溫設備:自然降溫,避免冷水急冷導致脆裂。
真空設備:先破真空,后降溫,防止空氣吸入引發爆炸。
三、檢修階段高風險作業管理
1.動火作業
分級管理(特級、一級、二級動火),嚴格審批《動火作業許可證》。
動火前30分鐘內完成氣體檢測(LEL≤20%爆炸下限),連續作業需定時復測。
配備消防器材,監護人全程監督。
2.受限空間(設備內)作業
必須辦理《受限空間作業證》,執行“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
檢測氧氣(18%-22%)、有毒氣體(低于OELs)、可燃氣體濃度。
使用防爆照明(≤12V)和工具,嚴禁單人作業。
3.高處作業
佩戴安全帶(高掛低用),設置生命線或防墜網。
惡劣天氣(大風、雨雪)禁止作業。
吊裝與拆卸作業
檢查吊具完好性,劃定警戒區,禁止交叉作業。
拆卸人孔時避免殘液噴濺,禁用氣割銹蝕螺栓。
四.安全防護與應急
1.個體防護
根據介質特性選擇防護裝備:防毒面具(有毒環境)、防靜電服(易燃易爆)、耐酸堿手套(腐蝕性介質)。
進入受限空間需佩戴霍尼艾格便攜式氣體檢測儀。
2.應急準備
現場配備急救箱、洗眼器、滅火器材。
明確應急撤離路線,確保通訊暢通。
五、檢修后驗收與開車
1.安全檢查
確認設備內無遺留工具、雜物,人孔封閉。
恢復安全設施(安全閥、聯鎖裝置)并校驗。
2.試車與驗收
按程序進行壓力試驗、氣密性測試和聯動試車。
生產與檢修部門簽字交接,存檔檢修記錄。
六、常見事故預防措施
火災爆炸:嚴格動火管理,確保置換合格。
中毒窒息:受限空間強制通風,持續監測氣體。
機械傷害:能量隔離(LOTO),上鎖掛牌。
高處墜落:腳手架驗收,護欄完好。
七、管理要點
票證制度:所有高風險作業必須持證(動火證、受限空間作業證等)。
監護制度:專人監護,不得擅離崗位。
變更管理:檢修方案變更需重新評估風險。
通過系統化的風險管控、嚴格的作業審批和全員安全意識的提升,可有效保障化工設備檢修的安全性與效率。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