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用途
旋槳式流速儀是一種水文測驗儀器,適用于一般河流,徑流試驗站、農業排灌渠,河流流域水文調查,各種科學試驗及有關管道、涵洞、礦山工程、水文地質方面用以測量過水斷面中預定測點的水流平均速度,從而確定該斷面的流量。
二、技術要求
1. 測速范圍 0.10―4.0m/s;
2.儀器使用公式
V=5KN/T+C
V:T時內平均流速
N:儀器輸出的信號數
3.使用水深 工作水深 ≥0.1m;
使用測桿實際水深不應大于12米,使用懸桿、固定鉛魚上≤40米。
4.工作水質:淡水(含有不過分的礦物質)或含有泥沙渾水
5.連續工作累計時數:在淡水中累計工作時數為10小時,
如有特殊需要應在使用前仔細按保養方法進行嚴格密封,可
以連續工作26小時,轉動系數仍可保持基本正常。
6.儀器參數 (1)漿回轉直徑:Φ60mm
(2) 旋漿水力螺距:H=100mm
(3)儀器起轉速:Vο≤0.08m/s
(4)公式均方差m≤±1.5%
V<0.2m/s相對誤差σ≤±5%
(5)訊號頻率: 20轉1個訊號
(6)使用環境水溫:0―45℃
三、工作原理及計算方法
旋槳式流速儀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當水流作用與儀器的感用元件旋槳時,旋槳即產生回轉運動,其回轉率n與流速V之間存在一定函數關系V=f(n),此關系是通過鑒定水槽的實驗而確定的。實驗表明:旋槳式流速儀從0.1米/秒以上儀器鑒定公式為一般線性關系.
每架儀器鑒定結果,均附有如下鑒定公式:
V=Kn+C
測流速時,由于水力推動轉子流速儀旋轉,流速儀內部信號裝置產生轉數信號,再根據下面公式計算流速: V = K • N/T + C(m/s)。
式中 V:測流時段內平均流速
K: 槳葉水力螺距
C: 流速儀校訂常數
T: 測流時間(單位為S)
N: 時段內信號數
常數K和C值與旋槳的螺距及支撐系統的摩擦阻力等因素有關,因此,對該部分零件必須小心的使用和仔細的觀察,否則將會影響到流速儀的準確度,
流速儀的測速,實際上是測量流速儀的旋槳被水流沖動時所產生的轉數.旋槳的轉數是利用儀器的接觸機構轉換為電脈沖信號,經由導線,傳訊水面部分的電訊設備.將所得信號和測流時間帶入儀器使用公式,即得實測流速.
使用此流速儀測流時,所選測流歷時應根據水流大小不同,按水文規范進行.
四、儀器結構
LS10型旋槳式流速儀全貌如下圖
可分為三個部件:旋轉部件;身架部件和尾翼部件。
(I)旋轉部件:按其工作原理可分為感應和接觸機構等兩
部分.
1. 感應部分:由感應元件-旋槳及其支承系統-前軸套、
壓帽、球軸承、內隔套、外隔套、旋軸、螺絲套、后軸套等組成。
旋槳是由PC工程塑料制成的三葉片螺旋槳。旋槳中心有一螺絲孔與前軸套旋緊。前軸套前端伸出的一個細長形軸榫為本儀器密之關鍵部位,使用時務必不能承受激烈震動或碰撞,否則極易彎曲變形。如使用過程中經受碰撞發現在旋轉時有明顯的跳動現象應及時送到具有相當設備的工廠進行修理效直,方可繼續使用。
支承系統乃是一個精密的機械結構,支承系統的重要元件是一對單列向心推力球軸承,它承受徑向和軸向的綜合載荷,安裝在固定不動的旋軸的前部。兩個球軸承之間,用內隔套和外隔套分開,球軸承的內圈及內隔套用壓帽緊固在旋軸上,軸承的外圈及外隔套則套在前軸套的圓柱孔內,再旋上后軸套,到螺絲套與露在前軸套后端的球軸承外圈密合時后軸套即旋緊,這樣便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支承系統。
2.接觸結構:是一個閉合開關的裝置,其目的是在于把旋槳的轉數轉換為電脈沖信號。
接觸機構包括:鑲在后軸套的螺絲套、齒輪、齒輪軸、接觸絲、固定螺絲、接觸套、插頭。
齒輪的側面裝有絕緣的接觸輪,兩輪借銀質的接觸捎鉚牢,使成一轉動體,借齒輪軸安裝在旋軸的槽腔中。
插頭位于旋軸的中心鉆孔中,具有螺紋的一頭與接觸套相連,而插頭的另一端借絕緣的襯套與接觸軸旋緊固定在旋軸的尾端,當整個轉動部件插入身架內腔后,插頭的另一端正好插入與身架絕緣的插孔的孔中,這樣便構成一個完整的接觸系統。
當安裝在后軸套內腔中的齒輪套隨旋槳一起轉動時,齒輪套的螺絲即帶動齒輪轉動,齒輪套每旋轉一周羅紋即撥動齒輪一個齒,齒輪有20個齒,故旋槳每轉20圈,齒輪旋轉一周,同時,齒輪上的接觸銷即與其上方的接觸絲相碰一次,電路隨即接通,電流經由插頭傳至身架部分的接線柱,并借電線傳至水面的電訊部分,以供計數。
對于旋轉不見應注意事項
A.加潤滑油,在安裝支承系統時,應于其前軸套內腔中
注入儀器油,油量約為孔高的1/3,把支承系統緩慢的插入孔內,使得球軸承和接觸機構的浸入油中并且,同時有少量的油從前軸套后部溢出,把空氣趕跑,這樣便能保證儀器正常工作。
本儀器所使用的儀表油HY-8(GB487-65)
B.涂黃油:在含沙量較多或水深流急的河道中測流時,為避免儀器進水進沙,在安裝后軸套時應在前軸套的絲扣外抹一層黃油,涂黃油之前應先將前軸套內溢出儀器油在絲扣處擦凈,否則黃油易被儀器油溶解而失去黃油的作用,試擦時還用注意切勿將棉絮、纖維誤入球軸承中,否則會影響其正常轉速,尤其降低靈敏度。
旋緊后軸套后用手指將被擠出的黃油抹去,假如水清、流緩、水也不深,經實踐證明:儀器在使用工作過程中沒有進水、進沙的現象,則涂黃油工作不必進行。
旋轉部件是本儀器最主要的部分,其工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關系到流速測驗的準確度,因此在使用和坼洗過程中,必須特別小心,用完后,必須用汽油清洗干凈,加油并且妥善的安放在儀器箱的位置。
(II)身架部分:由下列零件組成:身架、接線柱、此外還有鑲在接線柱外面的襯管、插孔套、插孔、固定螺絲、接線螺絲及身架外側面為了固定旋轉部件的固定螺絲和防水墊圈等。
身架部分為本儀器的基座,前端有一圓柱孔,外側面有一固定螺絲和防水墊圈,用以安裝和固定旋轉部件之用,安裝時用于孔內注入儀器油,當旋轉部件插進孔中時,儀器內部即充滿儀器油。
當旋轉部件裝合后,使與前軸套,后軸套及身架部件等構成一個曲折的途徑(迷宮),LS10型旋槳式流速儀借此迷宮結構,即使在深水、急流、多沙的河流中也能正常工作。
身架的上部有接線柱用它和鑲在接線柱外面的襯管與身架絕緣,用以連接電路之用。
身架孔中有一插孔與接線助相連,并借插孔套與襯套與身架絕緣,用以連接電路之用。身架后有一圓柱孔,供安裝固定螺絲固定測桿或旋桿,也可供安裝尾翼之用。
LS10型旋槳式流速儀固定螺絲有兩種,一種是儀器出廠時直接裝在身架上,在使用不需要安裝尾翼的情況下使用。
另一種固桿螺絲連在尾翼上,供測量時固定尾翼又固定測桿或旋桿時使用。
(III)尾翼部件:由固定螺絲、尾柱和尾翼組成
LS10型旋槳式流速儀尾翼為一長形平面舵,用以平衡儀器和迎合流向之用。
使用該部件時,先將儀器固定在測桿的預定位置上,然后旋緊固定螺絲,再調整尾翼位置,使尾翼方向與水平面垂直,最后將尾翼螺絲旋緊,尾翼即可正常工作。
五、儀器使用與安裝
1、打開箱蓋,小心的取出儀器部件。
2、擰松身架側面的固定螺絲,取出旋轉部件。
3、身架內腔注入儀器油,油量約為孔高的1/3
4、將旋轉部件插進身架孔中,并且控制前軸套與身架之間保持0.3-0.4毫米的間隙,一般只要把旋轉部件插到底即可,如發現間隙太小,有擦邊的現象,則應把旋槳軸拔出一些,待調整正確后,即可把固定螺絲固緊,固緊螺絲時應注意,勿使猛動,以免把旋槳軸頂斜.
5、把儀器安裝在懸掛設備上
用測桿工作時,先把測桿裝配成套,把儀器套在桿上預定的水深位置上,并用固桿螺絲固緊,然后裝上尾翼,桿上部方向標儀器軸向一致。
用懸索工作時,取出懸桿,把懸桿套進身架孔中,用身架上的固桿螺絲固緊,懸桿上端懸掛在絞車的鋼絲上,而下部接裝適重的鉛魚。
6、聯接電路:把電線一端的二線頭分別接到流速儀身架的接線柱和測桿上,在未穿進接線柱孔眼之前,在鋼絲繩上先打一結,以免被水沖脫,電線另一端的線頭接到計數器的插孔內。
7、轉動旋槳,確信信號靈敏度及電訊系統工作正常后,即可下水開始測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