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類分項能耗監測
1.1定義
分類能耗:根據建筑物或企業消耗的主要能源種類劃分進行采集和整理的能耗數據,如電、燃氣、水等。
分項能耗:根據建筑物或企業消耗的各類能源的主要用途劃分進行采集和整理的能耗數據,如空調用電、動力用電、照明用電等。分項能耗通常只針對建筑電耗進行劃分。
1.2監測方法
通過安裝在能源使用設備上的傳感器和智能儀表,實時采集能源消耗數據。
利用通信網絡將這些數據傳輸到中央服務器或數據平臺,進行存儲和分析。
1.3監測系統的功能
實時數據采集: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實時性。
數據存儲與處理:將采集到的數據存儲在數據庫中,并進行初步處理。
數據分析與報告:利用數據分析工具,生成能源消耗報告,識別能源使用中的異常和浪費。
能源效率評估:評估設備和工藝的能源效率,提供改進建議。
2、分類分項能耗控制
2.1控制策略
根據預設的策略和規則,對能源設備進行遠程控制和調節。
實現節能優化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如調整空調溫度、優化照明系統、改進動力設備等。
2.21控制措施
設定能源消耗基準和目標,對實際消耗進行監控和比較。
當實際消耗偏離目標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整和優化。
定期對設備和工藝進行維護和保養,確保其正常運行和高效使用。
2.3控制效果評估
通過對比控制前后的能源消耗數據,評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根據評估結果,對控制策略進行調整和優化,以實現更好的節能效果。
3、分類分項能耗監測與控制系統的應用
3.1應用領域
廣泛應用于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工業企業等領域。
適用于各種規模的建筑物和企業,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定制和擴展。
3.2系統優勢
實現能耗數據的實時采集、存儲和分析,提高數據處理的效率和準確性。
提供能源效率評估和節能建議,幫助企業優化能源使用策略。
具備遠程控制功能,可實現對能源設備的遠程監控和調節。
提高能源管理的精細化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
綜上所述,分類分項能耗監測與控制是一個復雜而重要的過程,它涉及多個環節和多個方面。通過實施這一過程,企業可以實現對能源消耗的精細化管理和優化控制,從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促進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