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智能化后,電表再次迎來重要升級。近日,基于國網智能物聯電表架構的電碳表項目在江蘇蘇州投入試點應用。該表可讓電力用戶和有關部門實時掌控碳排放情況,實現電力全鏈條碳排放量由“核算”向“計量”轉變,為“雙碳”工作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電碳表是一種什么表?從外觀上看,它和普通電表并無太大差異,但“內核”卻有不同:在表盤的顯示器上,除了有電流電壓、累計用電量等數據,還實時滾動顯示著累計碳排放量等數據。這種表兼具電能和碳排放計量功能,可實現電力生產、傳輸、消費全環節碳排放量實時精準計量,讓碳排放量像電能一樣方便記錄。
碳電表是一種新型的計量工具,它的出現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計算企業在電力使用中的碳排放。它的工作原理是根據實際電能消耗的計量數據,動態計算并按照使用條件、區域等因素更新電碳因子,也就是平均每度電所蘊含的碳排放量。這個數值是實時更新的,能夠真實反映企業電力使用中的碳排放情況。碳電表的出現對于企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有了這些數據,企業就可以追蹤產品生產過程的碳排放,根據碳排放情況優化生產用電安排,制定更加綠色低碳的生產模式。
電力碳排放測算的核心是電碳因子。傳統電力碳排放測算方法采用固定的電碳因子,一般每年更新一次,不能體現電力生產的時間和空間差異,實時性低、誤差大。通過在智能電表架構基礎上增加碳計量模塊,研制出兼具電計量和碳計量功能的電碳表,并在發電廠、輸電網以及用電側進行安裝應用,可根據潮流分布追溯電力來源,以高頻度更新電碳因子,實現對電力行業全鏈條碳排放的準確追蹤和實時精準計量。
安科瑞AEM96三相多功能碳電表,集成三相電力參數測量、遙信、遙控、分時電能計量及碳排放統計,根據不同使用工況的電碳折算因子集成碳結算功能,包含12組碳排放值及對應的碳排放因子,它能夠實時計算并給出企業生產用電帶來的碳排放量,讓碳排放像電能一樣方便記錄,配合安科瑞碳資產管理平臺,大大簡化企業的碳排放統計工作。
碳核算是碳資產管理的核心,鑒于地區和行業的差異性,碳核算要針對環境不同的地區及工藝不同的行業充分核算邊界,建立適用于產業園區、高能耗企業、制造工廠、公共機構等領域的核算模型。同時,平臺可幫助企業打通碳交易市場的信息渠道,以碳核算的結果為基礎,結合碳交易市場信息,輔助碳交易決策優化,協助用戶獲得碳收益。
Acrel-7000企業能耗管控平臺根據以上原則來為企業用戶提供碳資產管理,配合AEM96多功能碳電表或其它多功能電表,幫組企業完善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追蹤,提供碳排放總量和碳排放強度計算,完善碳配額考核,促進節能降耗,響應雙碳目標。
碳資產管理駕駛艙
★碳核算清單:核算各環節碳排放,生成核算清單。
碳核算清單
★碳排放分析:統計碳排放情況及碳排結構。
碳排放分析
★碳足跡管理:跟蹤能源在輸入、分配、消耗、生產各環節的碳排放情況。
碳足跡管理
★碳配額核算及考核:測算碳配額抵消及下年度碳配額,評定各考核對象的碳排放達成率。
碳配額核算
數字化能源管理平臺是碳資產管理的支撐,從傳統的能源監測轉變為碳監測,實現碳資產管理數字化;適用不同行業及地區碳排放核算,實現碳資產管理標準化;跟蹤碳排放全過程,實現碳資產管理精細化;輔助交易決策優化,獲得碳收益,實現碳資產管理專業化。
而企業積極進行產品碳足跡核算,主動提供碳足跡數據,有助于提升產品競爭力,帶動上下游企業注重環保,也有助于全社會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