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自動加藥設備 機臺泡制濃度均勻適
媒體稱11款車有致癌風險 六招對抗“車毒”
近日,車問網發布《“健康汽車”檢測報告》,針對車內強致癌物質——多環芳烴進行的全面檢測試驗。報告稱11款車內飾中的多環芳烴超標,有致癌風險。
11款車車內空氣污染被疑存致癌風險,名單如下:上汽榮威350、華晨駿捷、上汽通用五菱寶駿630、現代新勝達、奇瑞A3、長安鈴木SX4、長安悅翔、天津一汽威志、昌河鈴木北斗星、上海通用雪佛蘭愛唯歐、三菱歐藍德。
另據今日早報,對于車內環境污染,世界衛生組織已明確將其與高血壓、艾滋病等共同列為人類健康的威脅之一。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就曾出現過多起因車內空氣污染傷人致死的事件。鑒于此,美國把室內和車內污染作為人類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
早在今年3月1日,國家環保部與國家質檢總局就公布了《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這是車內空氣質量的首部國家標準。可惜的是,它雖然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定的維權依據,對汽車廠商卻沒有約束性。目前,國內汽車廠商中,只有吉利、長城等少數自主品牌廠商公開宣稱將遵照實施。
那么,如何在長途駕駛過程中除去車內異味,提升車內空氣質量呢?以下六招可對抗“車毒”。
*招:通風除味法。專家指出,新車買來的半年內或是裝飾后的一段時期,應養成適度開窗行駛的習慣,保持車內新鮮空氣的循環對流。上車后要先開窗,別馬上開空調。空調的過濾器和管道系統中不但會積存大量化學性污染物,螨蟲、霉菌等生物性污染問題也會增加。所以,上車后應先開窗通風,空調開啟3~5分鐘以后再關閉車窗。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長時間駕駛車輛的情況下,中途也應該打開車窗通風換氣。
第二招:木炭除味法。把買來的黑木炭,用干凈、透氣性好的紗布包好,然后放到汽車的后備廂內,木炭可吸附車內存在的異味。
第三招:光觸媒除味法。光觸媒是采用納米技術研制的光催化劑,于室內空氣環境污染的治理。經過表面氧化反應將各種有害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光觸媒具有凈化能力強、效果穩定、無二次公害和維持費用低廉的優點。
第四招:負離子空氣凈化機除味法。買一臺負離子空氣凈化機,大約幾百元,可以去除車內異味,讓駕駛人員呼吸清新空氣。
第五招:注意空調保養,及時清洗空調冷凝器,定期更換空調濾清器。正常開空調行駛時,可在快到目的地前把制冷泵關掉,但保持送風功能開啟,讓自然風將蒸發箱內的水吹干;空調冷凝器在清洗時注意不要碰到冷凝器散熱片,不能損傷管子;經常清潔和定期更換空調濾清器。一般情況下,每5000公里或3個月對空調濾清器進行一次清潔,每20000公里或12個月進行更換。
第六招:改變自身不良習慣。除汽車自身產生污染,車內駕乘人員還應改變一些不良習慣。如車內開空調時不應吸煙,避免煙塵中大量的胺和煙堿附著;車內垃圾要及時清除;車內少用空氣清新劑,短暫的清新治標不治本,化學物質還會污染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