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自動加藥設備 機臺泡制濃度均勻適
廣州購車搖號競價在即 各方褒貶不一
8月27日、28日,廣州將舉行搖號和競價。較其他購車搖號城市,廣州出臺新規:搖到號后6個月之內不買車的,將不能再次申請參加搖號或競價獲得增量指標。也就是說,不買車不得搖號。
據悉,共有58405人參加此次搖號和拍賣,將搖出6544張新車牌,中簽比例約為1:8.9。本月的中簽率較高,而拍賣價則較低。也就是說,8月首輪增量指標的申請門檻相對較低。
對于此次廣州購車搖號,業內人士稱將有深遠的意義。在限牌令中單獨給新能源車留出一定的搖號名額,顯示了廣州市政府對新能源車的重視,除了直觀告訴市民本次搖號中簽的難易程度之外,更有可能影響未來市民上牌的方式,比如,如果新能源車中簽率太高,很有可能市民未來會更多選擇購買新能源車。
不過在該政策出臺后,也有不少車商分析,由于廣州車市上新能源車種類并不多,且養護成本比普通車高,故選擇新能源車的市民可能不會很多,甚至有可能每個月新能源車車牌的指標都無法用完。
此外,有專家表示,購車搖號、拍賣車牌都是過渡行為,提高使用成本才根本解決交通擁堵問題。
事實上,就在本月26日,北京迎來今年第八期購車搖號,北京市購車搖號*“百萬大軍”的中簽比僅為1:52.8,創歷史新低。有網友感嘆自己參加搖號17個月還是未中。
中簽率越來越低催生了一些亂象,例如全家突擊學車占坑搖號、“虛假訴訟”過戶車牌等。一些汽車4S店推出所謂“租車牌、以租代售”業務,市民可先付車款借用汽車租賃公司的車牌,等搖號成功后再辦理過戶手續。
雖然廣州和北京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差別,但北京購車搖號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值得廣州借鑒。
再者,早在去年7月,北京市交通委就曾在其*上發起的“交通緩堵民意調查”,在“哪些措施對緩堵zui有效”的投票中,包括購車搖號、停車價格調整、“公共交通快起來”等6項措施,投票結果是,倡導和實踐“3510”(3公里步行、5公里騎行、10公里乘公交地鐵出行)綠色出行得票zui高,占28.09%。得票zui低的為“購車搖號”僅7.14%。
可見人們對于“購車搖號”舉措并不十分認同。“購車搖號”目的之一也是為了減輕城市交通壓力,但從已實行的城市來看,效果似乎并不是很明顯。
分析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城市擁堵問題,還得通過市場手段。簡而言之,就是下階段還要增加用車成本,像香港、日本一樣提高停車費、油費等抑制私家車的增加,同時大力發展公共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