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自動加藥設備 機臺泡制濃度均勻適
福建稱查獲35噸致癌金針菇是個案 未流入市場
6月7日,福建省古田縣查獲一起金針菇加工涉嫌添加非食品添加劑的案件,引起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普遍擔憂。
1、 金針菇在加工中有沒有添加非食用檸檬酸?
2、 金針菇有沒有流入市場?
3、 這是個個案還是行業潛規則?
古田縣工商局檢查大隊隊長潘龍惠參加了5月7日的現場查處。他說,七日,古田縣工商局和大橋鎮工商所在例行巡查時發現,在大橋鎮甘泉食用菌農業專業合作設生產車間內發現有沒有標注“食品添加劑”的檸檬酸袋子。
據古田縣經貿局局長、食安辦主任林世晴介紹,食品級檸檬酸的價格比非食用檸檬酸要高一些,金針菇加工廠商或許會出于利益的驅動,在加工過程中添加非食用檸檬酸用來代替食品級檸檬酸,以降低生產成本。
根據調查時涉案人員的口供、對工人的筆錄、收購、生產的記錄等,可以判斷沒有涉嫌添加非食品添加劑的金針菇流入市場。在古田縣的大世界農貿市場、小世界農貿市場等當地市場,沒有看到市場上有鹽水金針菇銷售。
古田縣是中國食用菌之鄉。據古田縣副縣長肖澤敏介紹,2011年全縣食用菌產量66萬噸,產值60多億元、但金針菇比較少,僅4257噸,產值1500萬元。古田縣組織工商、質檢、農業、經貿等部門,出動執法人員200多人次,開展拉網式檢查,目前沒有發現類似情況。
同時,采取日常巡查與專項執法相結合的方式,深入一線開展巡查活動,將監管措施落到實處,不留死角,確保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