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景源
2021年4月20日上午,第22屆中國環博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序幕。
本屆展會室內外展示面積近18萬平方米,約2200家展商將在為期三天的展會中集中展示水與污水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大氣污染治理、場地修復、噪聲治理等領域的前沿綠色技術。
攝影:黃景源
在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的支持下,今年的環博會現場仍設立了“上海館”,規模超2000平方米,上海城投、上海建工、碧州環保20多家上海環保企業集中展示其環保產業的技術水平與發展現狀。
碧州環保是上海閔行區一家環保科技企業,專注于厭氧及其衍生技術,今年的展會,企業展示了高效厭氧反應器系列產品,該企業現場負責人表示,該產品可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再出來污染物同時,能回首大量沼氣。
環博會上海館。攝影:黃景源
肺炎疫情致國際客商數量減少,據悉,本屆環博會仍延續去年設立的“國際環境技術云展示區”,優選部分海外環境技術,通過線下展示、云端交流,加強國際間的技術合作。
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徐必久曾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要建立處理服務費用與污水處理成效掛鉤的調整機制,推進建立完善的污水管網投資回報機制。
本屆環博會的“管道修復與檢測”專區和同期舉辦的專題論壇,還將展示、探討城鎮管網的修復和治理,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污水處理差別化精準提標等技術。
此外,今年環博會也設立了“垃圾分類與廚余垃圾專區”,福建龍馬、盈峰環境等環衛企業,將集中展示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的處理系統,助力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
攝影:黃景源
全國環境商會會長趙笠鈞在開幕式現場表示,“3060目標”碳戰略目標的提出,十四五時期,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將進入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的新階段,倒逼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的轉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給節能環保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趙笠鈞認為,環境企業要跟上時代大潮,為國家經濟的綠色復蘇提供新的動力,要成為化污為寶、點綠成金的新物種公司。
與環博會同期舉辦的“2021中國環境技術大會”,還將舉辦超過40場會議論壇,涉及長三角綠色技術對接、污水處理、固廢、大氣、環境監測、噪聲等內容。
據悉,本屆環博會由慕尼黑博覽集團、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全國環境商會、中貿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舉辦,展會將于4月22日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