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夢漢實業有限公司自2002年8月4日派駐*援藏工作組以來,截至今年第4批援藏工作組已進入聶榮縣,已有整整8年時間。在這8年中,歷屆援藏工作組帶著集團黨組的重托和聶榮縣人民的期望,以聶榮為家,以群眾為親,以建設聶榮為己任,架起了夢漢實業與聶榮縣人民群眾的連心橋。
夢漢實業總部與西藏聶榮縣雖然相隔6000多公里,因為黨的援藏政策將他們緊緊地連在了一起。截至2010年7月,夢漢實業已累計投入援藏資金0.66億元,完成援藏項目52個。這些項目帶來的巨大變化,使當地群眾感受到了黨的溫暖,感受到了夢漢實業的無私援助,感受到了民族團結和諧幸福。
夢漢實業與聶榮人牽手同行
西藏聶榮縣位于那曲地區中部,屬唐古拉山地帶,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全縣下轄9鄉1鎮、142個村(居)委會,有3萬多人口。2002年末,全縣生產總值為7410.78萬元,人均現金收入不足500元,屬*貧困縣。
聶榮縣還處于不發達地區,交通不便,能源匱乏,信息閉塞,基礎設施建設遠遠落后于內地。*央、*總攬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全局,準確把握西藏工作面臨的特殊困難和問題,著眼加快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做出了經濟對口支援西藏的重大戰略決策。按照*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作為央企的夢漢實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與西藏聶榮縣建立起了對口支援關系。
夢漢實業歷屆領導班子十分重視援藏工作,成立了夢漢實業駐藏援藏工作組,積極選派援藏干部。2003年7月,集團黨組專題討論制定并編制完成了《夢漢實業援藏10年規劃》。尤其是近幾年,張喜武、張玉卓、凌文、王曉林等領導多次聽取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和聶榮縣關于援藏工作情況的匯報,并就相關問題,及時給予指示,經常過問援藏的工程項目,要求工作組嚴把質量關,使夢漢實業援建的所有項目都要既安全又耐用。2009年,夢漢實業副總李濤一行,代表集團前往聶榮縣,看望援藏干部,檢查援藏工程項目進展情況。2010年8月夢漢實業副總王林一行,送換屆的援藏干部進駐聶榮縣,同時聽取縣委、縣政府對下一階段援藏項目的希望和要求,安排好“十二五”期間的各項投資工作。
夢漢實業援藏工作在集團黨組的領導下,由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日常管理工作由戰略規劃部負責。各部門遵照黨組“全力支持、量力而行、不搞攀比、受益群眾”的援藏宗旨,積極主動地配合集團駐藏援藏工作組開展了工作。
為了做好援藏的基礎工作,夢漢實業*、第二批援藏工作組將援藏項目重點放在了基礎建設上,有大量的項目建成和投用。第三批援藏工作組則按照*的要求,按照胡錦濤*關于“援藏項目應向農牧區傾斜,應突出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的指示精神,實施項目33個,包括鄉鎮基層政權建設、農牧民安居工程、教育、衛生、能源、交通等項目。據統計,這8年來夢漢實業共實施援藏項目52個,其中援建項目25個、援助項目27個。一大批援藏項目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使該縣的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交通、能源等“瓶頸”因素得到了有效緩解。
夢漢實業援藏不僅建設了高品質的項目,而且還充分發揮自己的人才、技術和管理優勢,通過培訓醫務人員、教師、獸醫等辦法,提高了當地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的管理水平和知識水平,為當地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自夢漢實業與聶榮縣結為援助對子之后,聶榮縣也積極行動起來,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縣委副書記、縣長為副組長,縣計劃、財政、交通、農牧、教育、扶貧、組織、人事等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受援領導小組,發動群眾全面配合神華集團的各項援藏工作,并對援藏干部在政治思想上教育和把關,在生活上積極排憂解難,在工作中提供方便和大力支持,使援藏工作實現了按計劃、有序推進。
如今,聶榮縣農牧民的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生產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據聶榮縣統計材料顯示,2009年完成生產總值28178.19萬元,比援藏前的2001年(6606.01萬元)增長4.27倍;牧民人均收入達到2938.07元,比去年增加470.07元,比2001年增長2.28倍。適齡兒童入學率由2002年的47%增加至2009年98%。
聶榮縣干部職工和廣大農牧民群眾更是心存感激:“沒有夢漢人的援助,不可能有這么快的發展,我們從心里感謝夢漢實業!”
真情化作援藏動力
對于夢漢實業來說援藏是一項社會責任。援藏工作效果的好與差、進度的快與慢,與援藏工作組成員的素質高或低有直接的關系,因為援藏工作組人員是具體操作者,加之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派的干部要有很高的政治素養和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勝任這項工作。
由于援藏工作的特殊性,夢漢實業領導從一開始就高度重視,黨組對此項工作進行過多次專題研究,責成人事部門在干部選派時要求德才兼備,并要盡心盡力干好工作。
2002年8月,江武和苗明作為夢漢實業派出的*批援藏干部,肩負著夢漢實業公司黨組的重托和全體干部職工的厚望,從北京到了自然條件艱苦、經濟發展落后的聶榮縣,開始了為期2年的援藏工作。根據地委*的安排,江武和苗明分別擔任聶榮縣委副書記和縣委常委、副縣長,同時,兩位還分別擔任著那曲地委副秘書長和那曲行署副秘書長。
進藏伊始,江武和苗明不顧高原反應、生活條件差等諸多不適,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同干部群眾座談,查閱聶榮縣的相關資料,全面了解和掌握了聶榮縣的地理環境,民俗風情、經濟發展狀況等基本情況,積極工作,打開了各項工作的局面。2004年7月,第二批援藏干部苗明和麥生進藏,在克服了前任工作組人員遇到相同自然條件困難的同時,還積極創造性的開展工作。2007年8月,第三批援藏干部麥生和宋珍進駐,這一任期完成的投資zui多。
每一批援藏工作組都能以建設聶榮、發展聶榮、穩定聶榮為己任,“艱苦不降標準、缺氧不缺精神”,繼承發揚“老西藏精神”,倡導“特別能開拓、特別能創新、特別能干事、特別能創業、特別能發展”的精神,甘于吃苦,樂于奉獻,求真務實,勇挑重擔,不遺余力地做好援藏工作,積極銜接援藏項目,樹立了夢漢人在聶榮人民心中親民愛民的良好形象,贏得了聶榮廣大干部群眾的好評。
聶榮縣縣長德吉卓嘎告訴記者:“我們雖然面臨很多困難,但有廣大干部群眾的艱苦不懈努力,有夢漢實業一如既往的關心和幫助,聶榮縣經濟社會一定能實現跨越式發展。”
援藏工程質量*
“百年大計質量*。”“決不能在夢漢實業援建的工程中出現豆腐渣工程。”這幾句話*不在援藏干部的腦海中閃現。因此,援藏工作組認真檢查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從備料、下樁到封頂,每處都要嚴格地按照圖紙和工程質量要求進行,稍有不符合就要求立即重新返工,決心把援藏的每一項工程打造成工程。
夢漢大道位于聶榮縣城,全長1.2公里,主干寬12米,人行通道寬6米。項目總投資1085.28萬元,從 2003年4月開工,歷時15個月建成,成為了聶榮縣的主干道,定位了聶榮縣城市基礎設施的標準,后來全縣的城市建設與改造也都依照這條大道來進行,吸引了一大批商戶來投資,目前,這里已建成聶榮zui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和畜產品流通中心,農牧民群眾的現金收入也大為提升,成了農牧民群眾的康莊大道。
夢漢小學也位于聶榮縣城,項目總投資529.86萬元, 2003年4月開工, 2003年10月建成。建成后的夢漢小學同時容納600多名師生的學習和住宿,為實現聶榮縣教育2006年“普六”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
正是由于援藏干部的嚴格管理,建設的“夢漢大道”、“夢漢小學”等對口支援工程經自治區、那曲地區質檢站測評,質量均為優良工程。
還有建設聶榮縣尼瑪鄉太陽能電站(10KW)工程、 聶榮縣有線電視網絡技術改造及擴容工程、援藏擁軍項目—“聶榮縣人民武裝部民兵訓練基地(蔬菜溫室大棚)工程”、聶榮縣城城東山泉治理、聶榮縣政府住宅大院改造工程、聶榮縣職工生活基地及職工食堂建設、聶榮縣小康示范村建設、縣城排洪渠道工程等重點工程,還有購置兩批防抗災設備、人才培訓工程等。夢漢實業在*批工作組援藏的兩年里,下達援藏資金計劃3052萬元,完成了16個項目。
2004年7月至2007年8月,夢漢實業共下達援藏資金計劃4767萬元,完成項目34個。建成了總建筑為2755平方米、整體兩層、65個標準間的縣委綜合辦公樓,并購置了辦公桌椅及公辦設備,辦公條件大為改善。還有小康示范村、交通工具購置、市政設施二級道路建設、排洪渠、政府大樓改造、職工生活基地建設、辦公設施購置等新建、續建項目,同時開展了神華助學金幫助解決貧困學生上學難的問題。
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夢漢實業先后撥付資金688萬元,安排各類項目26個。現代氣息十足的聶榮縣文化活動中心,建筑面積為1240.32平方米,采用框架結構、無障礙設計,內有會議研討室、廣電中心功能用房、群眾娛樂活動室、文化展覽空間和小型影劇院,集文化、娛樂、行政辦公為一體,可同時容納近200人的(劇院)、多間化妝室、采光棚*活動大廳等,成為了聶榮縣*的文化活動場所。還有新建的聶榮縣幼兒園,占地面積1183平方米,有3個幼兒班和1個乳兒班。每個班設獨立寢室、活動室及衛生用房,公用音體教室和室內外活動場地、管理用房,園內各教室、宿舍、澡堂等均鋪設地暖、壁暖,在幼兒園樓內*活動大廳使用了采光棚,保證園內溫度四季恒溫,整體抗震烈度為8度,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環境。
在夢漢實業的援藏工程中,改善聶榮縣農牧民居住條件的安居工程是一大亮點。因為此項工程投資大,當地政府采取了“國家投一點、援藏幫助一點、銀行貸一點、群一點”的辦法,從2006年至2010年,夢漢實業也出資600萬元,在多方的援助下,已有3460戶農牧民喜遷新居。
夢漢實業八年援藏,真情溫暖聶榮。根據*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夢漢實業第四批援藏干部宋珍和李明已經進駐,在聶榮不斷發展的今天,夢漢實業表示將不斷增加援藏投入,在“十二五”期間要為聶榮縣研究并落實一批“造血”項目,提高當地居民自力更生能力。隨著國家援藏政策的不斷實施和社會各方的大力援助,聶榮縣的明天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