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音孚實業有限公司>>技術文章>>發展生物質能 開發綠色新能源
2012年11月18日,山東省zui大的生物質能電廠平原漢源生物質能電廠(以下簡稱“漢源電廠”)在山東省德州市正式并網發電。
漢源電廠一期投運2臺15兆瓦生物質秸稈發電機組,年發電量達1.8億千瓦時,可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農林生物質秸稈資源,將農林廢棄物轉化為清潔的電能。漢源電廠每年可消納農林業殘留物約30萬噸,相當于節約標煤約1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量19萬噸左右。同時,漢源電廠的原料秸稈收購半徑為50千米,可每年為周圍十幾個縣的農民增收8000萬元左右。
生物質能 變廢為寶
德州市地處魯西北,被稱為山東省的北大門。作為山東省的農林業大市,德州市的農林業生物質能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德州市在對產業進行結構調整中,一方面改造、關停、淘汰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地域優勢,積極發展生態集約型工業、生態現代型服務業和生態型農業。生物質能產業因此蓬勃興起,成為德州市繼“世界太陽城”之后的另一張城市名片。
2011年,德州市新能源產業實現銷售收入450億元。其中,生物質能開發應用企業15家,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同比增長50.2%。特別是在纖維素燃料乙醇研究方面,建成了國內外首套以玉米芯廢渣為原料生產纖維素燃料乙醇的生物裝置,每年產能達到6萬噸,技術達到國內水平。除此之外,生物質能發電也得到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包括漢源電廠在內,德州市生物質能發電裝機容量已達到67兆瓦,年發電總量超過4億千瓦時,節約標煤約3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量39萬噸左右。
生物質能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和政策的支持。“在發展新能源產業中,我們始終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的原則。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幫助企業解決土地、資金、人才、科技等方面的難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德州市市委書記吳翠云對記者說。為促進生物質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發展,根據山東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意見》相關規定,德州市出臺了資金、稅費、土地、科技、人才等一系列支持政策。
德州市經信委能源科科長于吉江給記者拿出了一份《德州市建設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實施方案》。這個方案明確提出,德州市市委市政府將成立專項領導機制,制定詳細的責任分工,確保每個生物質能發電項目的建設均有具體扶持措施。
“十二五”期間,德州市將計劃建成生物質能發電項目17個,至2015年,沼氣、鴨糞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總量將達到190兆瓦,占全市能源消費的2.8%,實現年節約標煤約52.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量130.9萬噸左右。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