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杭州桂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雨水收集實用技術
本發明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海綿城市雨水收集系統的施工方法,施工簡單,難度低,施工質量易于控制,施工成本低,涉及的施工設備少,滲透效果好,蓄水能力強,將收集到的雨水凈化,并投入二次使用,大大提高了雨水的資源化利用效率,變廢為寶,緩解了水資源匱乏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海綿城市雨水收集系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基坑開挖:按照設計施工圖,采用挖掘機配合人工挖槽的方式,開挖基坑至設計標高,清理基坑底部,然后彈墨線找平,保持基坑底部的坡度在2%~3%,控制基坑側壁的垂直度均小于1%,并做支撐防護,在基坑底部作下灰線標記,劃出蓄水凈化池施工區域,保證基坑平整度和垂直度,防止基坑出現塌陷、滑坡現象的發生,從而保證施工質量,施工區域劃分明確,提高施工效率;
(b)基底處理:在標記的灰線圈內鋪設防水土工膜,每隔5~8m用水泥釘進行固定,然后在防水土工膜上回填150~200mm的原土,并來回碾壓夯實,夯實密度>92%,然后分層澆筑混凝土墊層,總高度為250~300mm,混凝土墊層邊緣與防水土工膜之間預留100~150mm的搭接長度,在混凝土墊層上每隔10~15m預留透氣槽,并在透氣槽中從下而上鋪設100~150mm厚透氣防滲砂和100~150mm厚的透水混凝土,每層均勻壓實,混凝土墊層澆筑完成后,表面用木抹子搓平,并在12h內加以覆蓋,養護7~8天,保證混凝土墊層的結構強度、透氣性能和熱穩定性,混凝土墊層作為基礎支撐底板,承載力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混凝土墊層還起到隔離作用,防止地表環境影響基坑基礎結構;
(c)蓄水凈化池砌筑:待混凝土墊層驗收合格后,砌筑蓄水凈化池,在砌筑池體期間,將防水套管分別裝在進水口和出水口上,錘擊壓實,然后將集水管安裝在進水口上,將排水管安裝在出水口上,并用止水帶在接口處纏繞2~3圈,根據定位凸起對準定位槽的方式將濾水隔板裝入蓄水井內,然后向定位槽內注入水泥漿,同時清理溢出定位槽的漿液,從池體一側開始鋪設蓄水井,蓄水井的每個外壁面上涂刷水泥漿,相鄰蓄水井緊密貼合,蓄水井鋪設完畢后,依次澆筑蓋板和液位井,液位井露出地面50~100mm,然后在蓋板上鋪設防水土工膜,將防水土工膜鋪滿整個蓋板,拉平固定,并留出100~150mm的搭接長度,然后緊貼池體外壁鋪設一圈防水土工膜,接著將該圈防水土工膜與混凝土墊層下的防水土工膜、蓋板上的防水土工膜完成搭接處理,蓄水凈化池作為收集雨水的容器,將雨水聚集起來,不占據地面空間,過濾與凈化同步,防滲與防蒸發同時,用防水土工膜將混凝土墊層、蓄水凈化池和蓋板包裹在內,防止周圍原土侵入,不會受到周圍原土的擠壓作用,起到結構保護作用;
(d)蓄水罐就位:將蓄水罐和抽水泵分別固定在地面上,抽水泵的出水端連接蓄水罐,將各路排水管組裝到多通管上,再將多通管的出水端連接抽水泵的進水端,抽水泵將蓄水凈化池內收集的雨水抽入到蓄水罐存儲起來,用于澆灌農作物、景觀植物的日常用水、洗車場用水、道路沖洗、沖廁及一些其它非生活用水用途,大大提高了雨水的資源化利用效率,變廢為寶,緩解了水資源匱乏的問題,減少水土流失,對建設生態農業、生態城市、保護環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e)滲水基層鋪設:用原土回填將蓄水凈化池及蓋板埋沒,每填200~300mm進行人工夯實,然后在覆土面上鋪設滲水基層,滲水基層由下至上依次為100~150mm厚的粗砂層、200~250mm厚的礫石層和100~150mm厚的碎石層,粗砂層埋沒集水管,鋪設完后振動夯實,然后在碎石層上鋪設找平層,找平層用砂找平壓實,中間向兩邊放坡1~1.5%,最后在找平層上交錯鋪設透水磚,透水磚鋪設完畢后,夯實平整,雨水向下滲透,進入滲水基層,在滲水基層中發生遷移,只能通過孔隙向下滲透,流速慢,停留時間長,粗砂層、礫石層和碎石層都有吸附能力,將雨水中的氮、磷固體顆粒進行吸附,由滲水基層生長的厭氧微生物進行降解,凈化雨水;透水磚具有良好的透氣性、透水性,可使雨水能迅速的滲入到地下,補充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土壤濕度,同時具有吸收水分與熱量的作用,從而調節地表局部空間的溫濕度,并有效的解決城市的熱島效應,可緩解城市排水和防洪的壓力,對防止公共水域的污染和處理污水具有良好的效果;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