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卡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山西大學基金項目:從“輸血”到“造血”
“山西大學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淵源久遠,在科學基金還掛靠在中科院時就獲得過資助。”山西大學科技處副處長韓曉東說,“科學基金對山西大學在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和科研平臺建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山西大學每年都穩定收獲50來個科學基金項目。2011年,在山西省20個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單位中,山西大學以58個獲準資助項目居山西省院校和科研機構。目前山西大學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約150個。
輸血與造血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提高山西大學基礎研究水平的作用*。”韓曉東說,“以我校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持續資助不僅起到了‘輸血’的作用,更成就了一種‘造血’機制。”
山西大學量子光學研究團隊多次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實現多個零突破。
2001年立項建設的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創了我國地方院校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先河。該實驗室以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為主體,以山西大學電子信息技術系、物理系、理論物理研究所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人才培養項目——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物理學)為依托,得到了國家重點建設學科光學學科的支撐。
該團隊*“全固化單模單頻綠光激光器”,實現了基礎研究成果向高科技產品的成功轉化,產品已經被中外*研究機構選用為激光光源,并獲2002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003年,該團隊教授彭堃墀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成為山西省培養的*院士;2006年,“糾纏態光場及連續變量量子通信研究”從實驗上完成了連續變量量子密集編碼,邁出了量子保密通信堅實的一步,為山西省摘取*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08年,該實驗室教授張靖為學術帶頭人的“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研究”團隊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的立項,資助經費500萬元,實現了山西省國家創新研究群體零的突破。2010年,以該實驗室教授王海為科學家的“基于光場量子態的量子信息研究”項目獲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立項,資助經費2400萬元。
“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人才培養計劃的zui高層次計劃。獲得該基金標志著我校的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韓曉東說,“由地方團隊擔綱國家重大基礎研究任務,也說明我校在量子調控研究方面的實力。”
近年來,該實驗室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杰出青年基金2項、儀器專項1項、合作項目2項、面上及青年基金項目10項。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項、海外杰出青年基金1項、面上項目20項,已形成一支穩定的學術梯隊。
此外,該校教授郭寶珠先后主持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證明了人口分布參數控制的可控性,為人口控制實踐提供了理論依據。該校化學化工學院藥學系主任秦雪梅在科學基金的支持下,構建了一個逍遙散干預慢性不可預知輕度應激模型,并用現代化學手段將中藥逍遙散成分圖譜表征出來。該團隊的年輕教師也申請了多項科學基金,并獲1項。
11月20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播出了該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董川教授發明的新型光敏水解褪色材料。這一發明可應用于辦公、油墨、化妝、裝潢等領域,有望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而早在1995年,董川就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展開相關研究。
激勵和保障措施
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西聯絡網組長單位,山西大學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組織管理上一直進行著探索。該校通過積極宣傳動員、完善組織服務、擴大信息交流、明晰激勵機制等措施。對優勢、特色團隊進行重點培育,積極引導科研工作者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從2003年開始,山西大學設立創新人才獎,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者進行獎勵。按照該項獎勵規定,當時每位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每年可獲3萬元生活補貼。
“雖然這筆費用這些年增幅不大——今年是5萬元,但在當時并不是個小數目,那時候教師一年的工資也未必能到這個數。”韓曉東說,“它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作為對申請者的激勵,二是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者提供些保障,讓他們能更好地完成承擔的項目。”
此外,該校在政策制定、激勵和保障措施等很多方面,為科學基金項目承擔者提供方便,給予支持。
“比如在儀器使用上,我們允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承擔者優先購買、使用儀器。另外在出國培訓、業務考核等方面也有些激勵辦法和保障措施。”韓曉東說,“比如在考核打分上,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要比承擔其他項目高出數倍,這也能激勵年輕人積極申請科學基金項目。”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