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漸進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初癥狀表現為記憶力下降、日常生活能力產生障礙,zui終將臥床不起、大小便失禁,*需要依賴家人的照顧,病因迄今未明。在65歲以前發病,稱為早老性癡呆;在65歲以后發病,稱為老年性癡呆。目前只能通過藥物緩解大腦 ,還沒有治愈的方法,確診后的平均生存期為10年。據估計,我國現有1000多萬老年性癡呆患者,數量居,占總患者的1/4,而且每年平均有30萬新發病例。
正因為此,AD已成為大腦研究的焦點。越來越明顯的是,科學家們還需開展更多的研究,這是因為到2050年,AD患者人數預計從如今的0.44億增加到1.355億。日益增加的AD負擔將會導致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成本,而且*的政府---如英國、美國和澳大利亞---已投入大量研究資金以便努力抵抗這種疾病。
一項新的研究提示著阿爾茨海默病可能會觸發增加的溶菌酶表達,而這種酶試圖抵消大腦中的淀粉狀蛋白堆積。相關研究結果于2016年8月26日在線發表在FEBS Journa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Beneficial effects of increased lysozyme levels in Alzheimer's disease modelled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研究人員發現溶菌酶表達在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轉基因小鼠和人類的大腦中增加了。再者,當在不同的阿爾茨海默病模式果蠅體內表達時,溶菌酶具有良好的效果。
這些發現表明溶菌酶可能代表著阿爾茨海默病的一種重要的臨床標志物,而且也指出可能有助延緩這種疾病發展的新的治療策略。
論文共同通信作者Katarina Kagedal博士說,“這些發現是非常有趣的,這是因為溶菌酶也拯救發生Arctic基因突變的阿爾茨海默病轉基因果蠅,其中發生Arctic基因突變的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家族性的侵襲性阿爾茨海默病。”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