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類型的可以輕松定制的能夠在一周內制造出來的疫苗,從而允許快速地部署它來應對疾病暴發。迄今為止,他們設計出抵抗埃博拉病毒、H1N1流感病毒和剛地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的疫苗,而且這些疫苗在小鼠體內測試時是100%有效的。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6年7月4日那期PNA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Dendrimer-RNA nanoparticles generate protective immunity against lethal Ebola, H1N1 influenza, and Toxoplasma gondii challenges with a single dose”。論文*作者為MIT懷特海德醫學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員Jasdave Chahal和MIT科赫綜合癌癥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員Omar Khan。
這種疫苗由信使RNA(mRNA)組成,其中mRNA經設計后能夠編碼任何病毒、細菌或寄生蟲蛋白。mRNA然后被包裝在運送它們到細胞內的納米顆粒中,而在細胞中,它們翻譯為觸發宿主免疫反應的蛋白。
除了靶向治療傳染病外,研究人員正利用這種方法構建教導免疫系統識別和破壞腫瘤的癌癥疫苗。
論文通信作者、MIT化學工程系副教授、MIT科赫綜合癌癥研究所成員和MIT醫學工程與科學研究所成員Daniel Anderson說,“這種納米制劑方法允許我們僅需7天制造出抵抗新疾病的疫苗,從而有潛力處理突發的疾病暴發或者進行快速地修改和改善。”
可定制的疫苗
大多數傳統疫苗由一種滅活的病毒或其他病原體組成。這些疫苗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來生產,而且對一些疾病而言,它們的風險太大。其他的疫苗由細菌在正常情形下產生的蛋白組成,但是這并不總是誘導強大的免疫反應,因而需要科學家們尋找一種合適的佐劑(一種增強免疫反應的化學物)。
RNA疫苗是吸引人的,這是因為它們誘導宿主細胞產生它們編碼的許多蛋白拷貝,而這會觸發比蛋白疫苗更為強大的免疫反應。利用mRNA作為疫苗的想法已流行了30年左右,但是一個主要障礙是發現一種安全的和有效的方法運送它們。
Khan決定將RNA疫苗包裝到由一種被稱作樹狀大分子(dendrimer)的分支分子制造而成的納米顆粒中。這種材料的一種關鍵優勢是科學家們能夠讓它臨時帶上正電荷,從而允許它與負電荷的RNA緊密地結合在一起。Khan也能夠控制所形成的dendrimer-RNA結構的大小和形狀。通過誘導這種dendrimer-RNA結構自我折疊多次,Khan構建出直徑大約為150納米的球形疫苗顆粒。這就使得它們的大小與很多病毒相類似,從而能夠讓這些疫苗顆粒利用病毒侵入宿主細胞所使用的細胞表面蛋白進入這些細胞中。
通過定制設計RNA序列,研究人員能夠設計出產生他們想要的幾乎任何一種蛋白的RNA疫苗。這種RNA分子也包括擴增它本身的指令,因此宿主細胞將能夠產生更多的由這種RNA編碼的蛋白。
這種疫苗通過肌肉注射進行運送。一旦這些疫苗顆粒進入細胞中,這種RNA翻譯為蛋白,然后這些蛋白釋放出來,并激活免疫系統。令人注目的是,這種疫苗能夠激活T細胞免疫反應和抗體免疫反應。
在小鼠體內測試時,在接觸到病原體---埃博拉病毒、H1N1流感病毒或剛地弓形蟲后,它們接受單劑相應的疫苗注射就沒有表現出臨床癥狀。
Khan說,“不論我們選擇哪種抗原,我們都能夠獲得*的抗體免疫反應和T細胞免疫反應。”
研究人員也認為他們的RNA疫苗要比DNA疫苗更加安全,這是因為不同于DNA,RNA不能夠整合進宿主基因組中,因而不會導致突變產生。
快速部署
快速設計和生產這些RNA疫苗的能力在抵抗流感時可能是特別有用的,這是因為zui常見的流感疫苗生產方法需要在雞蛋內培養流感病毒,這需要數月的時間。這意味著當一種意料之外的流感病毒毒株出現時,如2009年廣泛暴發的H1N1流感病毒,人們就沒有辦法快速地生產抵抗它的疫苗。
Chahal說,“通常而言,在疾病暴發結束很久以后,疫苗才被設計和生產出來。但是利用我們的RNA疫苗開發方法,我們認為我們在疾病暴發過程中就能夠及時介入。”
Khan和Chahal計劃創辦一家公司來許可這項技術,并將它商業化生產。除了他們已經設計的這些RNA疫苗外,他們希望構建出針對寨卡病毒和萊姆病的RNA疫苗。此外,他們也正在利用這種技術開發癌癥疫苗。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