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厭氧塔降解COD的原理,可分為四個工藝過程:布水系統、流化床反應室、內循環系統和深度凈化反應室。
(1) 進液和混合-布水系統
進入厭氧塔的廢水與從IC厭氧塔上部返回的循環水、反應器底部的污泥有效地混合,對進水進行了充分的稀釋和均質,可以大幅提高厭氧塔的抗沖擊能力。
為了保證布水均勻,提高去除率,布水系統采用了特別設計的罩子形狀,這種特殊設計還可以避免布水系統堵塞、板結。
(2) 流化床反應室
廢水和顆粒污泥在進水與循環水的共同推動下,迅速進入流化床反應室。通過較高的上升流速,使廢水和污泥之間發生強烈的接觸,大幅提高污染物向顆粒污泥的傳質速率,提高降解速度,使得厭氧塔具有較高的處理能力。
(3) 內循環系統
在流化床反應室和深度凈化反應室中,厭氧產生的沼氣經三相分離器收集后進入上升管,同時,氣提原理使氣、水、污泥混合物經上升管快速上升,在厭氧塔頂部經氣液分離器分離,剩余的泥水混合物經過下降管向下流入反應器底部,由此在厭氧塔內形成循環流。
氣提的動力來自于上升管和下降管中氣體含量的巨大差距,因此,這個泥水混合物的內循環不需要任何外加動力。
(4) 深度凈化室
廢水經過流化床反應室后進入深度凈化室,廢水中殘存的可厭氧降解的COD被進一步降解,相當于增加了一個強化的厭氧深度處理過程,在這里,廢水中的可厭氧降解COD幾乎得到*的去除。
厭氧塔作為污水處理的主要工藝單元,承擔了整個污水站的大部分負荷。本日我們給大家簡單介紹了厭氧塔的結構和運行原理,希望對您的日常運行管理和維護方面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