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污水一體化設備生物處理技術
1.農村生活污水的特點
(1)污水水量較大。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住戶也普遍安裝的衛生設施(洗手池、馬桶等)及洗衣機,農村污水主要來源為廚房廢水、衛生間污水及洗衣廢水,且水量較大。
(2)污水排放無規律。污水排放形式多樣,直接滲漏、明溝暗渠排入河道、內部化糞池滲漏、排入自家田地、通過雨水管道排放等。
(3)養殖戶污水有機物含量高。養殖戶污水大多為動物糞便污水,有機物含量高。
2.農村污水收集系統
農村內建筑間距大多狹窄,不具備機械施工的條件,絕大部分要靠人工開挖施工;有些建筑年久失修,已近危房;有些建筑依水而建,宅與宅并排連接;有些建筑房前屋后私搭廁所、廚房,化糞池或排水出口較難排查;老宅區一般地基承載力比較弱,且無地質勘察資料可參考,故污水管道多采用DN160-DN300 管道,且埋深較淺;部分村落位于低洼地塊,或四面環水,故不能實現與市政管網*接管,只能就近采用點源處理達標排放。
3.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生物處理技術
由于農村的經濟基礎和管理水平有限,因此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需采用工藝簡單,凈化效果明顯,且投資少,能耗低,便于管理維護的處理工藝。
生物處理技術是結合的生物、化學及物理工藝,由處理池、泵及其他機械裝置組成的系統,目前使用較多的為一體化處理設備,即污水微動力處理設備,該設備為一體化埋地處理設備,處理工藝為 A/O 處理技術,原理:缺氧池中微生物將污水中的硝酸鹽氮和亞硝酸鹽氮還原成氣態氮氣排除,同時將難降解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易降解物質,具有脫氮、水解和降解部分有機物的作用,在好氧池中大部分有機物被微生物處理,并進入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經消毒后排出。排放標準需滿足《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水質根據當地具體情況而定,不低于二級標準。
4.工藝流程
污水來源→化糞池→格柵→調節沉淀→厭氧池【A池】→好氧化【O池】→接觸生化→生物過濾→達標排放
農村生活污水一體化設備生物處理技術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